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019776
贵州“血浆经济”:卖血老人的眼泪与卫生官员的宝马轿车(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9日
     中医人,关注医学领域,关注人民健康,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从去年开始,贵州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加入到卖血浆的行列中,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企业得到了暴利,也使得少数人暴富,甚至个别卫生官员开上了高级宝马轿车。

    我们为卖血老人哭泣同时能否责备开宝马轿车的卫生官员

    ——贵州省“血浆经济”忧思录

    今年四月初,在贵阳市打工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位老乡向记者反映,他们那里一些五、六十岁老人利用别人的身份证、户口薄冒名顶替,也加入到买血行列中。此后一位曾在某个血液制品公司工作过的业内人员也告诉记者,虽然国家这几年三令五申,省卫生厅也组织多次检查和整顿,但一些单采血浆站仍然违规操作,存在降低供浆员标准、跨区采浆、频采、超采等违规违法行为,牟取暴利,且手法越来越隐蔽。记者从四月八日起半个多月,陆续调查了盘县、普定、罗甸、惠水、长顺、黄平 ......等十多个县的单采血浆站。
, 百拇医药
    老年人、残疾人卖血让人如此伤感

    布依族老人罗志刚(化名)家在惠水县西南山区,今年58岁但供浆证上年龄为48岁。早晨7时10分罗赶到惠水县单采血浆站,大院里供浆员已排好队,前面已排了200多人。:“今天来得有些晚,”罗有些懊悔地对记者说。直到11点,才轮到罗采浆。

    老人伸出黝黑的手,采浆工作人员忙碌起来,不仅罗志刚老人已有半年多的供浆史,而且她每天都会遇到五、六位象罗同样年龄的老人供浆员. 她已见怪不怪了。

    排队领钱时,罗指着前面几个人说,他们都是长顺县改尧镇和摆塘乡的老熟人。一位改尧镇农民对记者说,他一个月中在长顺卖血两次,在惠水两次,在惠水是用当地人的户口本。罗志刚领到的85元中有一张是50元,他下意识连续两次拿起对着太阳照,“得小心啊!跑这么远的路,耽搁大半天可不敢搞错了。”罗对记者说。
, 百拇医药
    领完钱后,罗志刚带记者来到大院左边的休息厅,休息厅里放着一台大彩电,有几十个人看着电视,全是男人,其中五、六个人睡在椅子上,有两个人年纪与罗相近。“卖血中有一半是妇女,但她们不好意思在这里休息;睡在椅子上的人要么身体特别差,要么年龄大,还有一种是卖血次数比较多。”罗还告诉记者,卖血次数多的人手上针眼比较明显,而在惠水四、五千供浆员中,超龄人员有近百人。

    罗在街道买了十几元的生活用品,一直没有舍得花掉那张50元钱。在建设西路罗等来了回家的班车,车上女售票员没有让他上,这是一趟从惠水县城到长顺县城的长途班车,全程需要7.5元的车费。而罗的家离惠水县城只有两元车费的路程,售票员怕罗占座位。最后,车上人坐满了,售票员才招呼罗上车。望着远去的班车,罗有些驼背的身影几乎看不见,记者感到眼睛一热,用手一摸才发觉眼泪已流下来了。

    按规定,年龄超过50岁以上的不能供血浆,而且要求体重男不少于50公斤,女不少于5公斤,四肢无严重残疾。一位单采血浆站工作人员说:贵州人普遍瘦小,若严格按国家规定,现在百分之五的供浆员将被淘汰。

    近几年,由于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加之前几年卖血感染艾滋病的事例在社会上流传,青壮年供浆员日益减少,而一些单采血浆站为“血浆经济”做不实宣传,误导了一些农村老人、残疾人加入到供浆员的行列中。记者在所调查十几所单采血浆站中无一例外均发现有老人、残疾人(瘸子)供浆员。

    坐落在县城长发北路的长顺县单采血浆站,一位53岁王姓供浆员告诉记者,单采血浆站工作人员常对农民宣传说,卖血有助于治疗老年人的风湿病,而当地老人中确实有一些人患风湿病。

    老人、残疾人卖血日趋增多的现象不仅拷问所有人的良知,而且也考验了政府的执政能力。, 百拇医药(夏泉)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