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华医药
编号:10984150
杂谈:古人经验不能生搬硬套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9日 健康报
     然而,西医的进展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细致入微,不少还没有出现症状的疾病借助仪器和检查,已能在早期得到诊断。比如生化检查可以诊断出糖尿病、肾炎;胃镜、肠镜可以发现无症状的胃肠疾病;超声、CT等可早期发现肿瘤;眼底检查可以发现糖尿病眼底病变等。而传统的中医辨证对此则是弱项,因为它是建立在对患者外在临床表现的宏观认识上,没有证就无法诊断。

    如何扬长避短?仝小林的看法是:“必须发展中医的微观辨证方法,延伸传统的中医四诊手段。在现阶段,突破中医重宏观轻微观的弊病,深刻认识疾病的微观和内在表现,已成为现代中医全新的课题。”

     诊断新内容--辨病

    传统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基本上是症状诊断,即以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作为诊断的根据。仝小林认为这种诊断是比较模糊和不够全面的:“传统中医认为是某一种病的临床表现,而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认识则可能会是几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比如以心口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可以将其诊断为“胸痹”,而西医诊断则包括了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食道裂孔疝、颈心综合征、胆心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多种疾病。再如糖尿病与尿崩症患者都有大量饮水的症状,中医都将其诊断为“消渴”,但实际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简单照搬古人关于胸痹、消渴等病的辨证以及治疗经验,肯定是难以奏效或者效果南辕北辙。

     现代中药--有无原来的性味功能

    近百年来,中药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药有效成分被发现,并证实了其疗效,阐明了作用机理。某些有效成分能够进行大量提取或人工合成,而且已经开始应用在中成药的生产之中。“这些被提纯或者人工合成的中药还具备原来的性味和功能主治吗?临床上应按照其原来的性味归经潜方用药,还是按照其药理机理用药?尤其是传统的药物认识和现代药理不相符合时又应如何用药?”仝小林提出了一个临床上非常实际也亟待解答的问题。

    确实,不仅中药研究日新月异,而且现代中药制剂也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已由传统的丸散膏丹发展出了颗粒剂、喷雾剂、滴丸、注射剂、免煎中药等多种剂型。用现代制剂加工过的中药,其作用有没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疾病有哪些影响?又应如何合理调配使用、准确掌握?不难看出,正确认识和应用现代中药,也是不容忽视的新课题。

    总之,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带来了多方面的冲击,再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经验来生搬硬套现在的新问题了。仝小林说:“正确的态度是,努力学习并力求精通中西医两种医学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继承并发展中医理论和临床疗效,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扬长避短,才能使中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