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药学院学报》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975510
大学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心理素质的比较研究
http://www.100md.com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
     作者:黄雪薇 张瑛 项中 王凤仪 陆小莲 陈晓鹤

    单位:黄雪薇(广东药学院精神神经科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224);张瑛(医学统计学教研室);项中 王凤仪(医学统计学教研室 学生处);陆小莲(医学统计学教研室 门诊部);陈晓鹤(医学统计学教研室 团委)

    关键词:大学生;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心理素质

    广东药学院学报000339

    摘 要 目的:比较研究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应付方式等心理素质。方法:采用EPQ、SCL90、自编应付方式问卷及UPI对广东药学院符合入组标准的新生共692人进行了测试。结果: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男女生的EPQ结果E量表分均较高、SCL90结果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较低、更倾向于采用积极或综合的应付方式。结论:对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咨询不容忽视,高校应不断发展行之有效、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心理卫生工作项目,以满足大学生不断提高的需求。
, http://www.100md.com
    中图号 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783(2000)03-0250-03

    近年来,不断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揭示了其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日趋严重,精神病、自杀率呈上升趋势,可见高校心理卫生工作日益繁重,而团体心理辅导省时省力,将大有所为。故此,了解不同群体的心理状况更显重要。

    大学生当中独生子女的比例不断升高,而有关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各心理素质的研究报道并不多。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应付方式等心理素质与非独生子女的异同,为高校开展有的放矢的心理咨询、心理卫生工作特别是团体心理辅导提供有力的实证参考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99级全体新生。发出问卷920套,收回920套,有效问卷909套。为避免环境及家庭背景的影响,取所有有效问卷按下列入组标准:(1)汉族,本人非抱养或领养子;(2)父母双全,无离异,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3)来自城市或城镇,筛选出692人,其中独生子女234人,非独生子女458人。年龄分布为17~21 a,平均(19.07±0.98) a。
, 百拇医药
    1.2 调查工具与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应付方式问卷[1]、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为测试工具,召集学生在开学第二周、在同一时间按各问卷的指导语独立完成,完成后马上交回整套共4份问卷。

    1.3 统计学处理 以FoxPro 3.0建立数据库,应用SAS6.12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个性特点的比较 见表1。

    EPQ中E量表检查外向(Extroversion)和内向(Introversion),分值越高表示越外向,反之越内向;N量表检查神经质(Neuroticism),分值越高表示情绪不稳,反之表示情绪稳定;P量表测验精神质(Psychoticism),分数高有可能发展至精神病,或具有孤独、不适应环境、不近人情、易寻衅等特点;L代表说谎(Lie)分,高分者常掩饰、假托或隐蔽自己,同时亦有较高的幼稚化倾向。从表1可见,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无论男生女生,前者的E量表分明显较高(尤以女生显著)、男生的L量表分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余量表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此样本中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外向,倾向于爱交际、喜冒险、向外发展、乐观、愿动不愿静,情绪亦容易失控,为人处事欠踏实;而男生中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有更强的“掩饰”倾向,即回答不真实;在神经质(N)和精神质(P)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该样本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各量表均分与我们以往的研究[1]及国内常模[2]接近。
, http://www.100md.com
    表1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EPQ结果的比较(±s)

    独生子女

    (男:n=122;女:n=112)

    非独生子女

    (男:n=238;女:n=220)

    t

    P

    E

    男

    12.30±4.40

    11.24±4.72
, 百拇医药
    2.1093

    0.0359*

    女

    11.92±4.57

    10.36±4.62

    2.9238

    0.0038*

    N

    男

    10.58±4.97

    11.07±4.78

    -0.9070
, http://www.100md.com
    0.3650

    女

    9.93±4.52

    10.09±4.43

    -0.3136

    0.7540

    P

    男

    7.80±2.62

    7.40±2.52

    1.3917

    0.1649

, 百拇医药     女

    6.83±2.15

    6.95±2.28

    0.6577

    0.6577

    L

    男

    10.57±3.52

    11.37±3.34

    -2.0391

    0.0369*

    女
, 百拇医药
    11.28±3.40

    11.79±3.28

    -1.3335

    0.1833

    分析UPI部分项目,发现是否“过于依赖别人”一项,独生子女中有13.9%男生和16.2%女生、非独生子女中有8.4%男生和15.5%女生答“是”;而“父母期望过高”一项,独生子女中有6.57%男生和4.46%女生、而非独生子女中有11.34%男生和10.45%女生答“是”,两组结果分别进行χ2检验,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2.2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见表2。表2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SCL 90结果的比较(±s)
, http://www.100md.com
    独生子女(n=234)

    非独生子女(n=458)

    t

    P

    总分

    124.33±26.87

    127.19±30.80

    -1.2066

    0.2280

    总均分

    1.38±0.30

    1.41±0.34
, http://www.100md.com
    -1.1968

    0.2318

    阳性症状均分

    2.16±0.45

    2.19±0.43

    -1.0183

    0.5366

    因子分:

    躯体化

    1.21±0.27

    1.23±0.31

    -0.7517
, 百拇医药
    0.4525

    强迫

    1.67±4.48

    1.74±0.53

    -1.1277

    0.0845

    人际关系

    1.50±0.44

    1.57±0.49

    -2.0957

    0.0366*

    抑郁
, 百拇医药
    1.34±0.36

    1.39±0.42

    -1.4546

    0.1462

    焦虑

    1.35±0.35

    1.39±0.38

    -1.516

    0.1300

    敌对

    1.35±0.44

    1.35±0.41
, 百拇医药
    0.1680

    0.8678

    恐怖

    1.27±0.37

    1.27±0.39

    0.0261

    0.9792

    偏执

    1.44±0.43

    1.41±0.43

    1.0762

    0.2822
, 百拇医药
    精神病性

    1.34±0.32

    1.38±0.38

    1.0135

    0.1071

    其他

    1.39±0.38

    1.39±0.41

    0.0992

    0.9210

    从表2可见,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相比,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前者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外,SCL90的其他因子分、总分、总均分和阳性症状均分差异均无显著性。说明此样本的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的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更大,有不自在感和自卑感,估计与其家庭具体状况有关;总的说来两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大。
, 百拇医药
    独生子女中有22.13%男生、16.96%女生,非独生子女中有21.43%男生、21.83%女生阳性项目数>40,经χ2检验,两组男女生差异均无显著性。

    而该样本共有20.95%学生的阳性项目数>40,比我院97年新生13.53%学生的阳性项目数>40[3],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χ2=13.465,P<0.001)。

    无论独生还是非独生子女,其SCL90的总均分与我院对97级新生的调查结果(1.43±0.36)[3]和全国常模(1.44±0.43)[4]相比,经t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

    对于危险因子“想结束自己生命”,独生子女中有3位男生(2.46%)、5位女生(4.46%),非独生子女中有6位男生(2.52%)、6位女生(2.73%)因子分≥2,其中2位独生女生、一位非独生男生答该症状“中等”,其余答“很轻”。
, http://www.100md.com
    2.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应付方式的比较 见表3。表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应付方式的比较

    n(%)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χ2

    P

    (男:n=122;女:n=112)

    (男:n=238;女:n=220)

    积极方式

    42(34.43) 28(25.00)

    39(16.38) 50(22.7)
, http://www.100md.com
    男:19.059

    0.001*

    综合方式

    39(31.96) 34(30.36)

    89(37.39) 42(19.10)

    女:9.215

    0.010*

    消极方式

    41(33.61) 50(44.64)

    110(46.22) 128(58.18)

    从表3可见,独生子女更倾向于采用积极或综合的应付方式,而非独生子女则采用消极应付方式的比例较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1],这与其个性倾向有关。
, 百拇医药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本组学生的各项心理测试,总体上均在正常范围内。

    在个性方面,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外向,这与天津大学一项对其96年级本科城市大学生调查的结果[5]相反,而与齐齐哈尔医学院的研究[6]相似,原因可能是我院学生来自城镇者较多和父母的教养方式、风俗习惯等的不同所致,这也说明了各高校的心理咨询个性化的重要性,外地、外校的研究结果不一定适合本校。两者的其他人格维度表现,以及依赖性、“感受到父母过高期望”的压力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由于测试在开学第二周进行,SCL90结果反映了学生在刚进入大学一段时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适应情况。在心理健康方面,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总体上无明显差异,但后者比前者更易出现人际关系的问题,这说明只要教养适当,独生子女本身不是“弊病[7~8]”,而非独生子女的教养也应受到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本组受试有145位同学(19.66%独生子女、21.62%非独生子女)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比97年新生的比例[3]显著较高;另外,20位学生(3.42%独生子女、2.62%非独生子女)有“轻生”的念头。这提示我们心理咨询和学校学生工作均不可掉以轻心,定期进行必要的心理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心理测试结果异常和偏常的学生进行个别细致的心理咨询与干预非常必要。而要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故此项必须纳入学校常规工作的一部分,专业、规范地进行。
, 百拇医药
    在应付方式方面,独生子女更倾向于采用积极或综合的应付方式,这也正是我们所倡导的,该结果也提示了对非独生子女应付方式的训练是团体心理训练的内容之一。

    综上所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某些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还有待今后进行纵向的、全方位的研究。就此结果而言,我院非独生子女更需要帮助和辅导。鉴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差异的涉及面并不广泛,在进行团体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时,可考虑不分组,以便于实际操作。

    事实上,无论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有提高自己心理素质的强烈需求,我院今年新开设、面向新生的自由选修课程《大学生心理与健康》,即有60%以上的新生踊跃选修,在课堂上积极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并主动索取讲义和参考书;每当下课,不断有同学向老师个别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帮助解决……

    可见,高校心理咨询、心理卫生工作必须不断发展行之有效、新颖有趣、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和项目,才能满足大学生不断提高的需求。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黄雪薇,黄英女,姚刚,等.大学生应付方式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4):273.

    [2]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86.

    [3]陆小莲,张瑛,项中,等.广东药学院新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1999,16(2):154.

    [4]吴文源.症状自评量表[A].见:张明圆主编.精神科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27.

    [5]陈晓标,王积芬,苗发荣.城市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EPQ测评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3):176.

    [6]姚齐和.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1):54.

    [7]Hagenauer F, Tucker H. The Only Child. In:Call JD,et al. Basti chandbook of psychiatry development[M]. New York:Basic Books,1979.23~30.

    [8]上海学前教育研究小组.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J].中国妇女.1980(5):1617.

    (收稿日期 2000-05-2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