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曲菌病长期误诊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1例
【关键词】肺曲菌病;肺结核;纤维支气管镜;CT;伊曲康唑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35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咯血10年,复发3天于2004年6月29日入院。患者10年前出现咳嗽、咯血,伴不规则发热,无盗汗及大量咯痰史;每年发作1~3次,每次咯血量30~300 ml不等,此次咯血量达300 ml以上,先后在本地多家医院住院诊治,多次痰菌检查阴性,经胸部X线、CT检查,拟诊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先后给予多次全程标准抗结核、抗感染治疗,止血对症处理,病情无好转而入我院。入院查体:T 37.5℃,P 90次/min,R 20次/min,BP 100/70 mmHg(1 mmHg=0.133 kPa)。发育营养一般,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呼吸平稳,口唇无发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口罗音;心率90次/min,律齐有力;腹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Hb 119 g/L,WBC 11.9×109 /L,N 0.880,L 0.085,M 0.035。 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正常,多次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阴性,血沉27 mm/1 h。胸部CT示左肺尖后段见一软组织影,大小2.2 cm×1.8 cm×3.0 cm,左肺下叶、右上肺前段、右中叶外侧段见较高密度片絮状模糊阴影。先后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左上肺尖段及后段开口处黏膜糜烂,后段开口下1 cm见3.0 cm×3.0 cm大小黄白色肉芽肿,2次均钳取肉芽组织送病理检查,均为支气管真菌病。诊断为真菌性肺炎。停止抗结核药,予氟康唑治疗,行纤支镜于左上肺多次灌入氟康唑液,并对症治疗,咯血停止,咳嗽消失,于2004年7月3日好转出院。
出院后继续口服氟康唑6个月,6个月后又再次出现咯血,转到华西医院诊治,再次作纤支镜活检,诊断为左上肺肺曲霉菌病,予伊曲康唑治疗6个月,目前未再出现大咯血,仅上呼吸道感染时咳嗽,痰中带少量血丝,病情好转。
2 讨论
曲菌属生态适应性强,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真菌之一,广布于自然界中,其产生大量孢子,随气流到处飘荡,从土壤、水源、植物、动物、人体都能分离出曲菌,因职业关系长时间暴露于存在大量曲霉孢子的环境中,如处理动物皮毛、饲鸽、翻晒干草、酿造工人等成为易感者[1]。感染后在身体许多部位引起病变,如皮肤、耳、鼻腔、眼眶、心、脑、肾、呼吸道、消化道等,肺部病变最常见[2]。目前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1)侵袭性曲霉病,为最常见的类型,肺组织破坏严重,治疗困难;(2)曲霉肿,常继发于支气管囊肿、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结核空洞;(3)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多由烟曲霉引起的气管高反应性疾病[1]。
本例误诊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长达10年,10年后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为侵袭性肺曲菌病。分析原因:(1)对该病认识不足;(2)未能结合患者的职业特点,系农民,当地为稻谷生产地,农民常在田间翻晒稻草与谷物,致吸入烟曲霉菌孢子而感染[3];(3)由于侵袭性肺曲菌病好发于肺上叶,引起肺组织坏死和小脓肿,逐渐形成局限性肉芽肿[4];症状常有反复咯痰、咯血史,X线胸片早期为局限性或多发性浸润或结节灶[5],胸部CT为肿块样浸润,误诊为肺结核不少见;(4)未能及早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5)病理科由于条件限制,虽病理检查诊断为支气管真菌病,但未能确定真菌病种。
教训:对反复咳嗽、咯血,痰菌培养阴性,痰找抗酸杆菌阴性,经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无效者,应结合患者职业特点,考虑肺曲菌病,尽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病原菌。肺曲菌病痰培养阳性率不高,仅10%左右,对诊断帮助较小。
肺曲菌病主要选用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抗真菌治疗;应足量、足疗程应用。药物疗效差,反复咯血者应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30.
2 彭杰青,黄侠君,主编.外科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19.
3 郭英江,王晓虹,蔡丽,等.原发性侵袭性肺曲菌病1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61.
4 任剑飞,吴宏成,夏育观.原发侵袭性肺曲菌病2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0):654655.
5 张言斌,刘伟光,汤春梅,等.经纤维支气管镜清除治疗肺曲菌球15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2):119120.
作者单位: 615000 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内科, http://www.100md.com(戴华 陈亚利)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35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咯血10年,复发3天于2004年6月29日入院。患者10年前出现咳嗽、咯血,伴不规则发热,无盗汗及大量咯痰史;每年发作1~3次,每次咯血量30~300 ml不等,此次咯血量达300 ml以上,先后在本地多家医院住院诊治,多次痰菌检查阴性,经胸部X线、CT检查,拟诊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先后给予多次全程标准抗结核、抗感染治疗,止血对症处理,病情无好转而入我院。入院查体:T 37.5℃,P 90次/min,R 20次/min,BP 100/70 mmHg(1 mmHg=0.133 kPa)。发育营养一般,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呼吸平稳,口唇无发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口罗音;心率90次/min,律齐有力;腹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Hb 119 g/L,WBC 11.9×109 /L,N 0.880,L 0.085,M 0.035。 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正常,多次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阴性,血沉27 mm/1 h。胸部CT示左肺尖后段见一软组织影,大小2.2 cm×1.8 cm×3.0 cm,左肺下叶、右上肺前段、右中叶外侧段见较高密度片絮状模糊阴影。先后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左上肺尖段及后段开口处黏膜糜烂,后段开口下1 cm见3.0 cm×3.0 cm大小黄白色肉芽肿,2次均钳取肉芽组织送病理检查,均为支气管真菌病。诊断为真菌性肺炎。停止抗结核药,予氟康唑治疗,行纤支镜于左上肺多次灌入氟康唑液,并对症治疗,咯血停止,咳嗽消失,于2004年7月3日好转出院。
出院后继续口服氟康唑6个月,6个月后又再次出现咯血,转到华西医院诊治,再次作纤支镜活检,诊断为左上肺肺曲霉菌病,予伊曲康唑治疗6个月,目前未再出现大咯血,仅上呼吸道感染时咳嗽,痰中带少量血丝,病情好转。
2 讨论
曲菌属生态适应性强,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真菌之一,广布于自然界中,其产生大量孢子,随气流到处飘荡,从土壤、水源、植物、动物、人体都能分离出曲菌,因职业关系长时间暴露于存在大量曲霉孢子的环境中,如处理动物皮毛、饲鸽、翻晒干草、酿造工人等成为易感者[1]。感染后在身体许多部位引起病变,如皮肤、耳、鼻腔、眼眶、心、脑、肾、呼吸道、消化道等,肺部病变最常见[2]。目前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1)侵袭性曲霉病,为最常见的类型,肺组织破坏严重,治疗困难;(2)曲霉肿,常继发于支气管囊肿、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结核空洞;(3)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多由烟曲霉引起的气管高反应性疾病[1]。
本例误诊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长达10年,10年后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为侵袭性肺曲菌病。分析原因:(1)对该病认识不足;(2)未能结合患者的职业特点,系农民,当地为稻谷生产地,农民常在田间翻晒稻草与谷物,致吸入烟曲霉菌孢子而感染[3];(3)由于侵袭性肺曲菌病好发于肺上叶,引起肺组织坏死和小脓肿,逐渐形成局限性肉芽肿[4];症状常有反复咯痰、咯血史,X线胸片早期为局限性或多发性浸润或结节灶[5],胸部CT为肿块样浸润,误诊为肺结核不少见;(4)未能及早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5)病理科由于条件限制,虽病理检查诊断为支气管真菌病,但未能确定真菌病种。
教训:对反复咳嗽、咯血,痰菌培养阴性,痰找抗酸杆菌阴性,经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无效者,应结合患者职业特点,考虑肺曲菌病,尽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病原菌。肺曲菌病痰培养阳性率不高,仅10%左右,对诊断帮助较小。
肺曲菌病主要选用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抗真菌治疗;应足量、足疗程应用。药物疗效差,反复咯血者应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30.
2 彭杰青,黄侠君,主编.外科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19.
3 郭英江,王晓虹,蔡丽,等.原发性侵袭性肺曲菌病1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61.
4 任剑飞,吴宏成,夏育观.原发侵袭性肺曲菌病2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0):654655.
5 张言斌,刘伟光,汤春梅,等.经纤维支气管镜清除治疗肺曲菌球15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2):119120.
作者单位: 615000 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内科, http://www.100md.com(戴华 陈亚利)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支气管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