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看上了“小家碧玉”
5月15日,阿斯利康公司以67%的溢价全面收购英国剑桥抗体技术公司(CAT),这意味着制药巨头对生物技术药物的争夺战进入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5月15日,英国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公司宣布,公司将以高出市场股票价格67%的价格,即总价13亿美元,全面收购英国生物技术企业——剑桥抗体技术公司(CAT)。这一消息很快令投资者们联想到默克公司不久前对2家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的收购。分析家们认为,这2个传统制药巨头历来缺乏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这一系列收购行为正是企业向股东和投资者们发出的明确信号——他们正在提高企业内部的生物技术研发水平,以备全面进军生物技术产业。
后继产品发力
的确,无论是阿斯利康公司还是默克公司,当它们每年创造数百亿美元的销售额与大笔利润的同时,内心深处却无法摆脱隐隐的苦楚,那就是后继挑大梁产品的青黄不接。一方面,企业的双手握满了大量资金;另一方面,目前处于研发中的新药却屈指可数。
, http://www.100md.com
由此,那些小型生物技术企业开始进入它们的眼帘。
生物技术药物堪称近20多年科技进步的最大杰作之一,与传统化学药物相比,它具有分子量大和以注射为主的特征。不过,目前引领制药产业发展的主体依然是以化学药物为主的那些“百年老字号”,这些巨无霸企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兼并之后,已经以数百亿美元的年销售额统治着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因此,生物技术的快速崛起自然不会令这些自诩以创新为基础的传统制药霸王们无动于衷。今年第一季度,制药巨头收购或联姻生物技术公司的总金额已达到65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2005年同期21亿美元的三倍。
“野心”昭然若揭
与其他公司相比,惠氏公司与葛兰素史克公司已经先行一步,在投入巨资建立生物药开发生产基地后,又已经推出了具体产品。
, 百拇医药 这次,阿斯利康与默克公司的收购对象都是处于早期研究阶段的生物技术,而不是一些处于研发冲刺阶段的具体产品。在一些分析家眼里,两大公司的这一做法恰恰反映了它们意欲从源头上渗入生物药研发领域并领跑生物技术研究市场的“野心”。
为此,生物技术贸易杂志《In Vivo》发表的评论认为:“大型制药企业已经在生物技术中看到了新的希望和机遇,而且默克公司、辉瑞公司、诺华公司与阿斯利康公司等名列前茅的巨头们更是力争要在生物产品的开发中占据主导地位”。
事实上,为了重建更富活力的新药研发线,阿斯利康公司曾于去年收购了4家公司,其中包括以2.1亿美元收购的KuDOS制药公司。
劲敌的激励
根据阿斯利康公司的公告,剑桥抗体公司的收购成本将达到10.7亿美元。与公告发布当日的剑桥抗体公司股价相比,阿斯利康公司的报价整整高出了66.9%。
, http://www.100md.com
在此之前,阿斯利康公司曾于2004年和剑桥抗体公司就药物研发结成伙伴关系,并持有剑桥抗体公司19%的股份。而剑桥抗体公司的技术则覆盖哮喘、癌症以及肌肉萎缩症等多个领域,这些恰恰是阿斯利康公司的传统强项。此外,剑桥抗体公司还开发了未来销售额很可能达到数十亿美元的重磅炸弹级关节炎药物Humira,这一成就更是反映出该公司的整体实力。
由此,如今的阿斯利康公司对生物研发领域表现得十分自信。在公司最近的新闻发布会上,新任首席执行官戴维•布瑞南表示,生物技术药物在阿斯利康公司研发线中的比重将至少占到25%。
剑桥抗体公司曾经是阿斯利康公司的两大抗体研究伙伴之一,另一个则是Abgenix公司。今年早些时候, Abgenix被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企业安进收购,为此,阿斯利康公司未来抗体产品研发的部分命运就掌握在了安进公司这个劲敌手中。于是,分析家们推测,这些就是阿斯利康公司加快决策速度,并购剑桥抗体公司的主要原因。
, 百拇医药
另有隐情
值得一提的是,阿斯利康公司的并购举措仅仅是制药巨头染指生物技术的一幕小插曲。就在此次收购案发生的前几天,默克公司宣布分别以4亿美元与80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两家小型私有生物技术企业 GkycoFi公司和 Abmaxis公司。
而在今年1月份,同样位列全球制药企业前十强的惠氏公司宣布与西雅图的 Trubion生物技术公司组成战略联盟。
同样,诺华公司也不甘寂寞,它曾于去年就与 Infinity公司、 Idenix公司和SGX公司三家生物技术企业签署了结盟协议。
至于全球排名第一的辉瑞公司更是不敢掉以轻心。在去年斥资19亿美元收购了 Vicuron药厂之后,近日该公司又宣布并购旧金山的 Rinat Neuroscience药厂,不过具体金额目前尚未公布。
在这场生物大进军的运动中,一名观察家一语道出了另一个可能被忽视的因素: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使得各大美国企业海外收入返回美国总部的税率大幅降低,在这些制药巨头纷纷借此良机回笼巨额海外收入的同时,它们手中自然拥有了大量用于并购与联盟的本线,而这一切动作的结局将彻底打破生物企业与大型制药巨头之间原先明确的界线。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57期, 百拇医药(本报特约撰稿人 黄东临)
5月15日,英国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公司宣布,公司将以高出市场股票价格67%的价格,即总价13亿美元,全面收购英国生物技术企业——剑桥抗体技术公司(CAT)。这一消息很快令投资者们联想到默克公司不久前对2家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的收购。分析家们认为,这2个传统制药巨头历来缺乏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这一系列收购行为正是企业向股东和投资者们发出的明确信号——他们正在提高企业内部的生物技术研发水平,以备全面进军生物技术产业。
后继产品发力
的确,无论是阿斯利康公司还是默克公司,当它们每年创造数百亿美元的销售额与大笔利润的同时,内心深处却无法摆脱隐隐的苦楚,那就是后继挑大梁产品的青黄不接。一方面,企业的双手握满了大量资金;另一方面,目前处于研发中的新药却屈指可数。
, http://www.100md.com
由此,那些小型生物技术企业开始进入它们的眼帘。
生物技术药物堪称近20多年科技进步的最大杰作之一,与传统化学药物相比,它具有分子量大和以注射为主的特征。不过,目前引领制药产业发展的主体依然是以化学药物为主的那些“百年老字号”,这些巨无霸企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兼并之后,已经以数百亿美元的年销售额统治着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因此,生物技术的快速崛起自然不会令这些自诩以创新为基础的传统制药霸王们无动于衷。今年第一季度,制药巨头收购或联姻生物技术公司的总金额已达到65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2005年同期21亿美元的三倍。
“野心”昭然若揭
与其他公司相比,惠氏公司与葛兰素史克公司已经先行一步,在投入巨资建立生物药开发生产基地后,又已经推出了具体产品。
, 百拇医药 这次,阿斯利康与默克公司的收购对象都是处于早期研究阶段的生物技术,而不是一些处于研发冲刺阶段的具体产品。在一些分析家眼里,两大公司的这一做法恰恰反映了它们意欲从源头上渗入生物药研发领域并领跑生物技术研究市场的“野心”。
为此,生物技术贸易杂志《In Vivo》发表的评论认为:“大型制药企业已经在生物技术中看到了新的希望和机遇,而且默克公司、辉瑞公司、诺华公司与阿斯利康公司等名列前茅的巨头们更是力争要在生物产品的开发中占据主导地位”。
事实上,为了重建更富活力的新药研发线,阿斯利康公司曾于去年收购了4家公司,其中包括以2.1亿美元收购的KuDOS制药公司。
劲敌的激励
根据阿斯利康公司的公告,剑桥抗体公司的收购成本将达到10.7亿美元。与公告发布当日的剑桥抗体公司股价相比,阿斯利康公司的报价整整高出了66.9%。
, http://www.100md.com
在此之前,阿斯利康公司曾于2004年和剑桥抗体公司就药物研发结成伙伴关系,并持有剑桥抗体公司19%的股份。而剑桥抗体公司的技术则覆盖哮喘、癌症以及肌肉萎缩症等多个领域,这些恰恰是阿斯利康公司的传统强项。此外,剑桥抗体公司还开发了未来销售额很可能达到数十亿美元的重磅炸弹级关节炎药物Humira,这一成就更是反映出该公司的整体实力。
由此,如今的阿斯利康公司对生物研发领域表现得十分自信。在公司最近的新闻发布会上,新任首席执行官戴维•布瑞南表示,生物技术药物在阿斯利康公司研发线中的比重将至少占到25%。
剑桥抗体公司曾经是阿斯利康公司的两大抗体研究伙伴之一,另一个则是Abgenix公司。今年早些时候, Abgenix被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企业安进收购,为此,阿斯利康公司未来抗体产品研发的部分命运就掌握在了安进公司这个劲敌手中。于是,分析家们推测,这些就是阿斯利康公司加快决策速度,并购剑桥抗体公司的主要原因。
, 百拇医药
另有隐情
值得一提的是,阿斯利康公司的并购举措仅仅是制药巨头染指生物技术的一幕小插曲。就在此次收购案发生的前几天,默克公司宣布分别以4亿美元与80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两家小型私有生物技术企业 GkycoFi公司和 Abmaxis公司。
而在今年1月份,同样位列全球制药企业前十强的惠氏公司宣布与西雅图的 Trubion生物技术公司组成战略联盟。
同样,诺华公司也不甘寂寞,它曾于去年就与 Infinity公司、 Idenix公司和SGX公司三家生物技术企业签署了结盟协议。
至于全球排名第一的辉瑞公司更是不敢掉以轻心。在去年斥资19亿美元收购了 Vicuron药厂之后,近日该公司又宣布并购旧金山的 Rinat Neuroscience药厂,不过具体金额目前尚未公布。
在这场生物大进军的运动中,一名观察家一语道出了另一个可能被忽视的因素: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使得各大美国企业海外收入返回美国总部的税率大幅降低,在这些制药巨头纷纷借此良机回笼巨额海外收入的同时,它们手中自然拥有了大量用于并购与联盟的本线,而这一切动作的结局将彻底打破生物企业与大型制药巨头之间原先明确的界线。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57期, 百拇医药(本报特约撰稿人 黄东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