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41533
胆道疾患看中医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22日 《家庭医生报》 2006年第21期(总第1058期 2006.05.22)
     胆道疾病如胆囊炎与胆石症属于中医的“胆胀”范畴。中医认为,情志不调、肝气郁结、胆汁郁滞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原因。情绪的过度压抑和过度亢奋均可导致胆囊炎或者胆石症的发生。总体看来这是一种心身疾病,情绪不好后心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生理。肝和胆是互为表里的,如果情绪不好,就会影响到肝脏的疏泄功能,同样就会影响到胆汁的排泄和分泌。导致胆的病变除了情志以外,就是肝气疏泄太过或者不及,此外还和饮食有关,比如吃得过于油腻、饮食不节。另外还和外感湿邪有关系。

    因此,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和焦虑显得十分重要。中医心身医学根据胆囊炎患者的性格脾气分为阳刚和阴柔两种类型:过度暴躁的人大多数属于阳刚类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或胁肋胀满、胃胀胃痛、腹胀、烦躁失眠、头晕头痛、口苦口臭、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弦数。这类病人性情急躁、易怒,不能忍耐,具有独断专行,语言高亢,心情不易平静等特点。中医辨证属于阴虚肝旺、血瘀痰阻,治疗应柔肝养阴、活血化痰。过度压抑的病人大多数属于阴柔类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或胁肋胀痛、胃胀胃痛、腹痛、大便不畅、喜热饮、舌红、苔白、脉弦。这类患者性情温柔,忍耐性强,易怒而不敢言,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中。中医辨证属于肝郁气滞,血瘀湿阻,治疗应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采用中药及心理疗法,强调在消炎利胆药物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治疗,只要坚持用药同时调整心态和情绪,一般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百拇医药(赵志付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