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鲁光教授论治糖尿病并发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经验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心肌缺血,1重视脾胃,调中央以通达四旁,2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3重视辨证论治,4天人相应,防治结合,5典型病例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缺血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是最主要死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又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而心肌缺血又是冠心病的最重要表现和诊断依据之一。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时有30%~40%患者不出现心绞痛,这与糖尿病患者分布在心肌的自主神经、脊柱旁的交感神经发生病变,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痛觉纤维传入受阻,疼痛敏感性降低有关。及早发现糖尿病引起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利于预防心肌梗死,减少猝死与指导治疗。亓鲁光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糖尿病科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运用中医辨证分型规律诊治糖尿病并发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较好,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 重视脾胃,调中央以通达四旁
《灵枢·五变篇》有“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的论述,《灵枢·本脏》则进一步指出“脾脆善病消瘅”。亓教授认为糖尿病发病的根本在于脾胃虚弱。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可占80%~90%。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环境因素,如饮食过于精细及摄入热量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精神紧张及心理压力过大等。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由脾所主,如过多摄入肥甘饮食,或热量过多,必然加重脾脏的负担,使脾脏的运化功能减弱;劳则伤脾,过逸亦可伤脾。如陆九芝《逸病解》曰“逸乃逸豫、安逸所生病,与劳相反”,并提出“逸之病,脾病也”。现代生活方式中以车代步常见,甚至出门即车,体力活动缺乏,导致脾脏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96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河北中医》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