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1趋化因子,2趋化因子受体,3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参考文献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能使细胞发生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总称,最早发现于哺乳动物、鸟类及鱼类动物体内,为一类结构、功能相似,分子量8~10Kd的小分子量蛋白质,可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分泌产生。趋化因子受体为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表达于单核细胞、T和B淋巴细胞等表面。一种趋化因子能与多个趋化因子受体相结合,一个趋化因子受体也可有多个高亲和性配体,它们共同构成复杂的网络系统,在机体防御、抗感染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仅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肝脏疾病转归中的作用进行综述。1 趋化因子
早在1987年即发现第一种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吸引作用的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nterlukine8,IL-8),1年后学者们又发现一种对单核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随后,国内外学者通过建立cDNA文库或PCR技术逐渐筛选多种趋化因子,至今已发现并克隆出的趋化因子达50余种,按发现顺序分为CXC(a)、CC(b)、C(γ)和CX3C(δ)四个亚家族(C为半胱氨酸,X为任意氨基酸)。CXC亚家族分子靠近N-端两个半胱氨酸之间有一个任意氨基酸,已发现有16个(CXCL1-16),如IL-8、γ干扰素诱生的单核因子(monkine inducible by γ interferon,Mig)、γ干扰素诱生蛋白10(interferon γ-inducible protein 10,IP-10)等,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对T、B等淋巴细胞也有趋化作用。CC亚家族分子N-端两个半胱氨酸之间没有任意氨基酸,其主要对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细胞、NK细胞、T和B淋巴细胞等具有强大的趋化活性,已发现有28个(CCL1-CCL28),如:MCP-1、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活化时表达下降的因子(reduced upon activation,normal T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MIP)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9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