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结直肠肛门外科》 > 2006年第1期
编号:10980177
直肠内脱垂外科治疗
http://www.100md.com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
直肠内脱垂,经肛门直肠内脱垂的手术方法,2经腹直肠内脱垂的手术方法,参考文献
     直肠内脱垂(Internal rectal prolapse,IRP)是指直肠黏膜层或直肠全层套叠入远端直肠腔或肛管内而未脱出肛门的一种功能性疾病。直肠内脱垂致顽固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后,可借助外科手术治疗改善症状。手术的目的就是纠正造成梗阻的形态学异常,去除病因,阻断其与便秘间的恶性循环\[1,2\]。直肠内脱垂的手术治疗方法有两种类型,分为经肛门手术和经腹手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文献,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1 经肛门直肠内脱垂的手术方法

    11 直肠黏膜下和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疗法

    直肠内脱垂采用硬化剂注射是通过药物的致炎作用和异物的刺激,使直肠黏膜与肌层之间、直肠与周围组织之间产生纤维化而粘连固定直肠黏膜和直肠。我院1995年报道了85例直肠内脱垂行注射疗法的结果,排便困难改善率为718%,尤其32例轻度直肠内脱垂,排便困难改善率为938% \[3\]。国外Tsiaoussis等\[4\]报道了162例直肠前壁黏膜脱垂行硬化剂注射治疗的结果,有效率为51%。硬化剂注射疗法治疗后远期疗效欠佳,主要原因主要是合并会阴下降和合并直肠前突等其他类型的出口梗阻性便秘,另外病情的严重程度也影响着手术效果。该手术的并发症为肛周脓肿,笔者遇到1例,主要原因是肛周皮肤消毒不严格。赵晨光等\[5\]报道行该手术100例,术后尿潴留37例、排便困难28例、体温升高26例。

    12 直肠黏膜间断缝扎术

    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手术方法包括直肠黏膜间断缝扎加高位注射术、多排直肠黏膜结扎术、纵行直肠黏膜条状切除术\[6\]、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本手术的机理在于消除松弛的直肠黏膜,恢复肠壁解剖结构。本手术方法中肠线的贯穿缝合,能使被保留的黏膜与肌层粘连,有效的巩固远期疗效;间断缝扎可以直达直肠子宫(膀胱)陷窝的底部,加固了局部的支持结构。另外,有作者报道在其两侧壁注射硬化剂,能使两侧的黏膜与肌层粘连,局部纤维化,与间断缝扎产生协同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8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