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儿科杂志》 > 2005年第2期
编号:10981307
程康圃小儿燥火思想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医儿科杂志》 2005年第2期
程康圃,,程康圃;小儿燥火;临床应用,1程康圃学术思想及渊源,2小儿燥火证的主要学术内容,3小儿燥火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摘要:为了继承和发扬程康圃有关儿科的学术思想,笔者就其所著《儿科秘要》一书中提出的“儿科八证”和“治法六字”作一介绍;探讨小儿燥火思想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则;研究其于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关键词:程康圃;小儿燥火;临床应用

    程康圃,广东近代著名的中医儿科学家。世代业医,尤精儿科,行医半个世纪,直到晚年著成《儿科秘要》一书,将其祖传六代的儿科经验及自己的临床心得传于后人,名声显赫,代表着自清代中叶以来岭南儿科的较高学术成就,影响着整个岭南地区。其《儿科秘要》一书已绝版,现就其小儿燥火思想进行研究,以窥其学术思想一斑。

    1 程康圃学术思想及渊源

    程康圃(1821~1908)为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人,名德恒,广东省高明人。世代行医,尤精儿科。正如其于《儿科秘要·幼科总论》中所言:“余幼读书,年才弱冠,即专业医门,唯凭祖训。今五十年来,所幸取信于人者,首以小儿之症。”

    程氏的学术思想主要源于《黄帝内经》,又受到钱乙、万全、王肯堂诸家的影响。其在《儿科秘要》中,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火常炎,染病皆由此故”,据此提出的“儿科八证”(风热、急惊风、慢惊风、慢脾风、脾虚、疳证、燥火、咳嗽)和“治法六字”(平肝、补脾和泻心)是从钱乙、万全的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肺常不足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以“平肝补脾泻心”之六字治法为儿科之准绳,五脏疳以及五脏主病等则与钱氏学说一脉相承;识“死症四十候”与王肯堂之“五脏绝”和“小儿死症十五候”颇为相同;重视脾胃、顾护后天元气更是对万全小儿脾胃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挥;钱、万、王三氏所创制的著名汤散如泻青丸、六味丸、玉露散和抱龙丸等,程氏均备加推崇,并广泛使用。

    但其在继承和发展前人学术思想的同时,又自成体系,使儿科学由博返约,示人以规矩,诲人至巧,其在儿科诊断、方药和治疗上都有许多独到之处。如诊断上列举“死症四十候”以识症避凶;治疗上重视脾胃,顾护后天元气;讲究剂型,汤散合用,强调药物炮制,善于总结诸药效验等。

    值得一提的是,程氏根据小儿纯阳之体的理论以及“心属火脏,日食燥热之物积久而成热,热则是火,火在心,肝木着之,或染时行之气外邪引内热”而表现一派火热之象,别出心裁地概括为小儿燥火证。

    2 小儿燥火证的主要学术内容

    小儿燥火证前人较少专篇论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2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