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2006年第2期
编号:10982475
剖宫产术后临床观察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共收入院分娩产妇290例,其中剖宫产59例,占分娩总数的20.3%,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在59例剖宫产中,年龄在23~32岁,平均年龄26岁,宫产原因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例,胎盘早剥1例,胎儿宫内窘迫3例,巨大儿31例,过期限妊娠12例,漏斗骨盆4例,头盆不对称2例,臀位5例。本文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指征,可看出剖产指征随年代进展已发生明显变化,目前孕妇营养过剩胎儿较大及社会因素使剖宫产率逐年上升。

    2 护理体会

    2.1 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 产妇从手术室回病房后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并查看输液及导尿管是否通畅,注意产妇术前术后如血压高、心率快而弱时,结合产妇的神志、面色,每15~20min测量生命体征一次,同时注意阴道出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请示主管医师处理。如1例产妇术后回病房3h,因子宫收缩不良,引起阴道出血300~400ml,产妇面色苍白,脉搏细弱,由于医护人员观察细心,处理及时,护理措施得力,使产妇很快转危为安,按常规要求痊愈出院。通过临床观察,产妇术后2~4h血性恶露比经阴道分娩的量少,在术后5~6h后血性恶露相对增多,故此时间要严密观察恶露情况,如出血量超过300ml以上,要认真查找原因,有否尿潴留、子宫收缩不良等。应正确对待,正确处理,配合医师应用子宫收缩、止血药物止血,并守护在产妇旁观察阴道出血及宫缩情况,直到出血量正常为止。

    2.2 术后体位和活动 剖宫产手术多数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8h内去枕平卧,8h后给予枕枕,协助产妇每2h翻身一次,左右交替,8~12h取半卧位,以利改善肠道通气功能,使腹肌松弛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恶露排出。鼓励产妇及早床上活动,24~48h后可床上床下活动,对防止切口处粘连有着重要意义。为预防呼吸道感染,根据需要我们采取了翻、拍、咳、吸等措施,从而避免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3 胃肠道护理 通过观察在术后18~36h绝大多数产妇发生胃肠胀气,加之子宫收缩及切口疼痛,产妇非常痛苦,除鼓励产妇下床活动外,如胀气严重者,可给表飞鸣0.9g口服或二甲硅油50mg口服,也可给产妇喝少量萝卜汤,以增加肠蠕动,促使产妇排气,待排气后改为半流食,3d后改为膳食。

    2.4 剖宫产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问题 产妇进手术室后插导尿管,以免术中发生膀胱副损伤及有利于手术后子宫复旧,59例手术产妇,全部带液体回到病房。输液时,产妇活动不便,常易使液路阻塞或输液管脱出。通过观察,术后12h去掉尿管产妇感到舒适,活动方便,排尿效果好,有2例8h后术后导尿管脱出,经诱导排尿成功。我们认为,术后12h拔掉导尿管为宜,一则有的产妇术后导尿管脱出后经诱导自行排尿;二则可减少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可减少产妇不舒适感。因此,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河北省滦平县虎什哈中心卫生院 河北 滦平 068256), 百拇医药(王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