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手眼 菩萨心肠”——纪念殷子正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1975年11月,我作为安徽医学院中医系在读学生,有幸跟随殷老先生进入中医学临床实习,虽然前后仅半年时间,但仍然决定了我一生的从医和做人的准则。
殷子正先生早年在江苏南京行医,医术精湛,声誉卓著。建国后任安徽省安庆市中医院内科副主任,擅长中医内科、儿科疑难杂病,对治疗小儿夏季热有独到的临床经验。
对工作一丝不苟 对技术精益求精
殷子正先生是当时安庆“四大名医”之首,这是广大群众对殷老先生的医术医德的赞扬和极高的评价。每天上班,慕名挂号的病人都要排很长的队。病人再多,但殷老都是对每一个病人细心诊脉观舌,下笔处方更是全神贯注,一丝不苟。记得1976年元月的一天下午,一位年轻的妇女抱着一个不到一岁的小孩来找殷老看病,一进门她就焦急的说,她的儿子从早到现在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哭闹不休,不发热,不吐不泻,喂奶也吃,吃完又哭,怎么哄都不行。曾在某医院看过,医生检查、化验都做过,却没有发现明显的阳性体征,要其住院观察。其母不愿意住院,就抱着儿子来找殷老。殷老一边劝妇女不要哭,一边诊视小儿:看指纹,查口腔,扪叩腹部,都未见异常,嘱其母将患儿衣服全部解开。殷老从小儿胸腹到后背细细检查,最后发现在患儿后背右肩胛骨处有一块约五分钱硬币大小的皮损,表皮已脱,露出鲜红的皮下组织,渗出少量的鲜血。其母大惊,究其原因是因为用盐水瓶装开水给患儿取暖时,不知道什么时候烫的。殷老嘱外科护士消毒、敷药、包扎,之后患儿即平静熟睡。殷老说:“我们做医生的,检查任何一位病人都要一丝不苟,像刚才那个小孩,如果第一位医师能细心检查,患儿母亲就不会来回跑这么多冤枉路了,如果我们也像前面那位医师马虎检查一下,收孩子住院观察,说不定背后那块小烫伤也很难发现。”
, 百拇医药
殷老看病处方,运用大黄这味泻下药的方子比较多,是出名的张子和的“攻下派”弟子。但也不是每张处方都用,他在每次用大黄的时候,都是根据病人的舌脉变化十分谨慎地斟酌剂量,并向我们说明在什么情况下用大黄,什么情况下不用元明粉,什么情况下用木香槟榔丸、番泻叶,这样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否则就适得其反。他告诫我们以后在临床中要慢慢体会琢磨,就会知道用药的技巧。每次病人在药房拿药回到殷老的诊室,殷老都左叮咛、右嘱咐地讲一遍药物煎法服法、注意事项,以及出现副作用的应对方法等,这些看似碎语,却起到了医患之间意想不到的沟通作用和临床效果。
殷老每天坚持看书学习,阅读中医古籍不断,并在书旁边批注自己的学习体会,对此,他常说“学无止境,技要求精”,这是治学的一项根本要求。
博学多才 诲人不倦
殷老不仅仅在医界的声明远扬,在文学、书法方面也是我辈望尘莫及的。翻阅古书,见先生于1937年元旦为《经方实验录》所写的序,可以看出他文学功底的厚实,真是才气横溢,字字珠玑,现节录文中一小节,以飨诸君:“……吾兄旧曾告余—联云:‘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余一闻而善之,且甚觉若用此语以绳医为最切。医界先哲孙思邈先生亦有言以勖医者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余何人斯,讵敢妄以道义自诩?惟念医家动作,辄与病家之幸福在在攸关,稍一不慎,非徒个人之精神、物质、生命均将感受牺牲,甚至大家庭全民族抑或蒙受相当之损害。吾人尚稍具良识,又安敢轻忽?余自秉兹旨趣,献身社会以来,虽日处恶劣环境之中,固未敢一日忘其责任,以自欺欺人也!对于临床施治,辄不禁战战兢兢,时以‘小心辨证、大胆处方’八字悬为座右铭。盖以小心辨证,庶可期其毋失;大胆处方,始可责其必效耳!以历年之经验言之,殊觉经方之效能,常具神妙之功绩。方既精纯,药亦锐利。倘果投之得宜,无不有绝大之收获……。”
, 百拇医药
医术高明 医德高尚
殷于正先生是当时名医,声名远扬,有不少外省远道而来的患者慕名前来寻求治病。有一位来自江西九江的病人让我记忆最深,该病人为一6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在当地市级医院已经住院治疗近两周时间,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不退,体温每天波动在38℃~39℃之间,我翻看当时病人带来的病历,见其上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所有检查报告单都未见明显异常,已用过青霉素、链霉素等多种抗生素,用药时热退,停药后热又升,患者由其子陪着来安庆。症见头痛发热、无汗、口渴、鼻塞流黄涕、咳逆、咽干痰结且舌质红、苔灰黄腻而燥、脉数。殷老辨证为“冬瘟”,开了3剂中药,嘱其每日一剂,患者仅服一剂药后就热退身安了。
有些农村病人来看病,抓药时出现药费不够的情况,殷老经常自己掏腰包帮助病人将药费补齐。30年来,每当我学用先生的经验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治好一个个身患顽症的病人时,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那身残志坚、博学多才、享誉安庆地区、惠及我终身的恩师容貌来,是他老人家的高尚品质和治学精神,激励我在为祖国医学的不断发掘、提高、创新、走向世界的领域里永远奋斗!, 百拇医药(吴义才 安徽省合肥市长城医院)
殷子正先生早年在江苏南京行医,医术精湛,声誉卓著。建国后任安徽省安庆市中医院内科副主任,擅长中医内科、儿科疑难杂病,对治疗小儿夏季热有独到的临床经验。
对工作一丝不苟 对技术精益求精
殷子正先生是当时安庆“四大名医”之首,这是广大群众对殷老先生的医术医德的赞扬和极高的评价。每天上班,慕名挂号的病人都要排很长的队。病人再多,但殷老都是对每一个病人细心诊脉观舌,下笔处方更是全神贯注,一丝不苟。记得1976年元月的一天下午,一位年轻的妇女抱着一个不到一岁的小孩来找殷老看病,一进门她就焦急的说,她的儿子从早到现在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哭闹不休,不发热,不吐不泻,喂奶也吃,吃完又哭,怎么哄都不行。曾在某医院看过,医生检查、化验都做过,却没有发现明显的阳性体征,要其住院观察。其母不愿意住院,就抱着儿子来找殷老。殷老一边劝妇女不要哭,一边诊视小儿:看指纹,查口腔,扪叩腹部,都未见异常,嘱其母将患儿衣服全部解开。殷老从小儿胸腹到后背细细检查,最后发现在患儿后背右肩胛骨处有一块约五分钱硬币大小的皮损,表皮已脱,露出鲜红的皮下组织,渗出少量的鲜血。其母大惊,究其原因是因为用盐水瓶装开水给患儿取暖时,不知道什么时候烫的。殷老嘱外科护士消毒、敷药、包扎,之后患儿即平静熟睡。殷老说:“我们做医生的,检查任何一位病人都要一丝不苟,像刚才那个小孩,如果第一位医师能细心检查,患儿母亲就不会来回跑这么多冤枉路了,如果我们也像前面那位医师马虎检查一下,收孩子住院观察,说不定背后那块小烫伤也很难发现。”
, 百拇医药
殷老看病处方,运用大黄这味泻下药的方子比较多,是出名的张子和的“攻下派”弟子。但也不是每张处方都用,他在每次用大黄的时候,都是根据病人的舌脉变化十分谨慎地斟酌剂量,并向我们说明在什么情况下用大黄,什么情况下不用元明粉,什么情况下用木香槟榔丸、番泻叶,这样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否则就适得其反。他告诫我们以后在临床中要慢慢体会琢磨,就会知道用药的技巧。每次病人在药房拿药回到殷老的诊室,殷老都左叮咛、右嘱咐地讲一遍药物煎法服法、注意事项,以及出现副作用的应对方法等,这些看似碎语,却起到了医患之间意想不到的沟通作用和临床效果。
殷老每天坚持看书学习,阅读中医古籍不断,并在书旁边批注自己的学习体会,对此,他常说“学无止境,技要求精”,这是治学的一项根本要求。
博学多才 诲人不倦
殷老不仅仅在医界的声明远扬,在文学、书法方面也是我辈望尘莫及的。翻阅古书,见先生于1937年元旦为《经方实验录》所写的序,可以看出他文学功底的厚实,真是才气横溢,字字珠玑,现节录文中一小节,以飨诸君:“……吾兄旧曾告余—联云:‘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余一闻而善之,且甚觉若用此语以绳医为最切。医界先哲孙思邈先生亦有言以勖医者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余何人斯,讵敢妄以道义自诩?惟念医家动作,辄与病家之幸福在在攸关,稍一不慎,非徒个人之精神、物质、生命均将感受牺牲,甚至大家庭全民族抑或蒙受相当之损害。吾人尚稍具良识,又安敢轻忽?余自秉兹旨趣,献身社会以来,虽日处恶劣环境之中,固未敢一日忘其责任,以自欺欺人也!对于临床施治,辄不禁战战兢兢,时以‘小心辨证、大胆处方’八字悬为座右铭。盖以小心辨证,庶可期其毋失;大胆处方,始可责其必效耳!以历年之经验言之,殊觉经方之效能,常具神妙之功绩。方既精纯,药亦锐利。倘果投之得宜,无不有绝大之收获……。”
, 百拇医药
医术高明 医德高尚
殷于正先生是当时名医,声名远扬,有不少外省远道而来的患者慕名前来寻求治病。有一位来自江西九江的病人让我记忆最深,该病人为一6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在当地市级医院已经住院治疗近两周时间,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不退,体温每天波动在38℃~39℃之间,我翻看当时病人带来的病历,见其上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所有检查报告单都未见明显异常,已用过青霉素、链霉素等多种抗生素,用药时热退,停药后热又升,患者由其子陪着来安庆。症见头痛发热、无汗、口渴、鼻塞流黄涕、咳逆、咽干痰结且舌质红、苔灰黄腻而燥、脉数。殷老辨证为“冬瘟”,开了3剂中药,嘱其每日一剂,患者仅服一剂药后就热退身安了。
有些农村病人来看病,抓药时出现药费不够的情况,殷老经常自己掏腰包帮助病人将药费补齐。30年来,每当我学用先生的经验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治好一个个身患顽症的病人时,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那身残志坚、博学多才、享誉安庆地区、惠及我终身的恩师容貌来,是他老人家的高尚品质和治学精神,激励我在为祖国医学的不断发掘、提高、创新、走向世界的领域里永远奋斗!, 百拇医药(吴义才 安徽省合肥市长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