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话养生
杨森 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 郑访江 甘肃中医学院
祖国医学第一部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有"食饮有节,谨和五味"的至理名言。文中"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等句,指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单靠药物,必须密切配合饮食调理。名医扁鹊也认为,饮食调理是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至宋代,《太平圣惠方》中列出了对28种疾病进行食疗的具体方法:如水肿病人食黑豆粥,咳嗽病人食杏仁粥,明确了饮食的治疗学意义。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就设有"食治"专篇,收载果实、蔬菜、谷米、鸟兽类药用食物154种。
有不少中药,人们也常作为食品来服用,如枸杞子、首乌粉、冬虫夏草、薏苡仁、金银花、西洋参等。正是由于食物也是药物,药物也当作食物,食物也有性、味、归经之分,有着良好的食养、食疗效果,所以古代医家常把食物的功用、主治与药物等同起来。清代医家张璐在《本经逢原》中说:"西瓜能解太阳、阳明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将西瓜比作清热名方"白虎汤"。
中国自古以来的"滋补养生膳",就是根据人体健康状况,用蔬菜、谷物、肉类等各种食物补充和调节人体营养的平衡,也就是利用食物具有的药效调整人体健康。古代"以食代药"的主张,提出了世代传诵的"药补不如食补"的理论。根据食物的性味进行科学搭配,就会成为具有"食养"和"食疗"效果的膳食。在运用"食补"的过程中,对"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也十分重视,尤其保养脾之气,如服桂枝汤后"啜热稀粥",即其调和营卫、培补汗源(脾胃)之功。又如白虎汤用粳米,也在于保养胃气。十枣汤中用大枣,同样是取其甘温养胃补中之功。用食品保养胃气的例子还有很多,"食药同源"、"凡膳皆药"的理念贯穿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发挥着重要的养生保健作用。, 百拇医药
祖国医学第一部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有"食饮有节,谨和五味"的至理名言。文中"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等句,指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单靠药物,必须密切配合饮食调理。名医扁鹊也认为,饮食调理是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至宋代,《太平圣惠方》中列出了对28种疾病进行食疗的具体方法:如水肿病人食黑豆粥,咳嗽病人食杏仁粥,明确了饮食的治疗学意义。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就设有"食治"专篇,收载果实、蔬菜、谷米、鸟兽类药用食物154种。
有不少中药,人们也常作为食品来服用,如枸杞子、首乌粉、冬虫夏草、薏苡仁、金银花、西洋参等。正是由于食物也是药物,药物也当作食物,食物也有性、味、归经之分,有着良好的食养、食疗效果,所以古代医家常把食物的功用、主治与药物等同起来。清代医家张璐在《本经逢原》中说:"西瓜能解太阳、阳明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将西瓜比作清热名方"白虎汤"。
中国自古以来的"滋补养生膳",就是根据人体健康状况,用蔬菜、谷物、肉类等各种食物补充和调节人体营养的平衡,也就是利用食物具有的药效调整人体健康。古代"以食代药"的主张,提出了世代传诵的"药补不如食补"的理论。根据食物的性味进行科学搭配,就会成为具有"食养"和"食疗"效果的膳食。在运用"食补"的过程中,对"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也十分重视,尤其保养脾之气,如服桂枝汤后"啜热稀粥",即其调和营卫、培补汗源(脾胃)之功。又如白虎汤用粳米,也在于保养胃气。十枣汤中用大枣,同样是取其甘温养胃补中之功。用食品保养胃气的例子还有很多,"食药同源"、"凡膳皆药"的理念贯穿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发挥着重要的养生保健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