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资源 > 信息
编号:11014568
提高药材产量从何处着手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种植药用植物的最终目的是取得药材产品,其产量与品质始终是种植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二者缺一不可。产量高低是由药用植物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上的植株数量两个因素构成的。不同的药用植物,由于药用部位不同,构成药材产量的具体因素有一定差异,详见下表:(见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株数越多,单株产品部位数量越多,其药材产品部位的重量越大,药用植物的产量就越高。但是,药用植物的大面积生产,均是作为群体进行栽培的。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构成产量各个因素的变化并不是同趋势的,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如红花是花冠入药的,花头多、花冠大而长,药材的产量就高;花头的多少除与品种的遗传性状有关外,还与种植密度有关,其分枝的多少与密度成负相关。要提高红花的产量,需要适当密植,密度太大又会使花头减小,分枝减少,从而降低单株药材的产量。研究这些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过程和互相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这些因素的条件,并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满足药用植物稳产高产的生理需要,是提高药材产量的重要途径。如根及根茎类药材(丹参、黄芪、牛膝和甘草等),为提高其产量,就要在控制合理密度的情况下,促进植株根系的生长和肥大。主要的技术措施是合理施用肥料和苗期控水。合理施肥可控制根冠比,苗期控水可促进根系下扎,增加根部长度,从而使药材的产量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如花果类药材的合理修剪整枝,根类药材的摘花除果,均有利于使其光合产物向着产品药用部位转移,最终使药材产量得到提高。其他栽培措施,如苗期蹲苗,根除培土、环割、防止或减轻干热风及病虫危害等,均能调节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促进产品药用部位发达,增加药材产量。

    总之,任何一种药用植物,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均有一定的规律,研究和掌握这个规律性,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以引导药材植株向着有利于形成最高产量的方向发展。, 百拇医药(魏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