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COMT基因,,COMT基因;精神分裂症;病因学;抗精神病药;预后,1COMT基因简介,2COM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3COM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疗效
【关键词 】 COMT基因;精神分裂症;病因学;抗精神病药;预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代谢酶,它存在二种形式即膜结合型COMT(MB-COMT)、可溶型COMT(S-COMT)。在突触间隙,特别是突触后膜COMT活性较高,它能将S-腺苷蛋氨酸提供的甲基转移到儿茶酚胺苯环的3位氧上,成为3-甲氧基4-羟基衍生物,是具生物活性或毒性的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外多巴胺的主要降解酶。儿茶酚胺特别是多巴胺系统是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最引人关注的生物学因素,COMT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将COM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综述如下。
1 COMT基因简介
人类COMT基因定位于22号染色体长臂1区1带2亚带(22q11.2),其cDNA已获全长克隆。该基因有6个外显子,2个启动子,2个(多少是重叠的)开放性阅读框(ORF),即663bp和813bp。其中外显子1和2是非编码子,MB-ATG和S-ATG密码子分别是MB-COMT和S-COMT翻译的起始部位,位于外显子3内,有一个终止密码子在外显子6中,较短的ORF编码S-COMT,较长的ORF编码S-COMT和MB-COMT。现已了解到,MB-COMT、S-COMT的分子量分别是1.5 kD和1.3 kD,1.5 kD转录物在肝、脑、肾上腺和肺组织含量最高,在心脏、乳腺和淋巴细胞中含量大体一致;而1.3 kD的COMT转录物在肝、肾、肾上腺和乳腺中有丰富的表达,而在脑、心脏和淋巴细胞中几乎缺乏。COMT活性与其热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序列分析确认如果S-COMT的第108位的缬氨酸(Val)被甲硫氨酸(Met)取代,与此相对应MB-COMT的158位缬氨酸被甲硫氨酸(Val-158-Met)取代,便可引起COMT热不稳定性改变,从而导致COMT活性改变。Val-COMT和Met-COMT等位基因分别与酶的高、低活性有关,前者使酶活性增高3~4倍,Val/Val基因型的酶具有高活性,Val/Met基因型的酶具有中度活性,而Met/Met基因型的酶活性低。另外,到目前为止已发现COMT基因编码区至少有8个单核苷酸多态变异,变异可导致COMT基因对某一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的多态性,这为采用聚合酶链反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技术(PCR-RFLP)对COMT基因进行分析提供了基础[1]。
2 COM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未明,遗传因素是其重要原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8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