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脾虚动物模型研制的进展
脾虚证动物模型,1模拟中医传统病因研制的脾虚动物模型,1.1单因素,2采用西医病因病理研制脾虚动物模型,参考文献
1979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在国内首家报道了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制成功的消息,继之中医界对此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展开,本文旨在对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的现状有一个较为广泛的概括。1 模拟中医传统病因研制的脾虚动物模型
1.1 单因素
1.1.1 苦寒泻下法 以李时珍对大黄“其性苦寒,能伤元气耗阴血”及李果“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的论述为依据,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消化生理教研组[1]给昆明品系雄性小白鼠以大黄水浸煎剂1g/ml,日1次,灌胃,持续8天,成功地研制了脾虚证动物模型。后以四君子汤治疗持续7天,加以反证。1982年,李传英[2]分别用大黄、玄明粉、蕃泻叶、大黄加玄明粉灌胃,持续30天,成功地研制了脾虚泻证大鼠模型,并认为蕃泻叶是复制脾虚泄泻动物模型的首选药物。
1.1.2 饮食失节,饥饱失节法 依据“谷不入,半日则气虚,一日则气少”,“饥则损气,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为依据。1983年,黄炳山[3]给健康小鼠单日喂养甘兰,双日加喂猪脂1次,数量不限,持续9天,成功地研制了饮食失节动物模型。1989年,陈红宾[4]给小鼠连续喂食48小时后,给予自由饮食2小时,自由饮食2小时的进食量相当于正常饮食状态下每日饮食量的75%~80%,也成功的复制了饮食失节动物模型,并推测5-HT有可能是脾虚证病因与脾虚形成的中间环节。
1.1.3 耗气破气法 依据“脾虚忌下,降泻破气,劳则气耗”的原则,1990年阚甸嘉将大黄、厚朴、枳实按重量比1∶1∶1浸泡于冷水中,约30分钟煮沸后,再用文火煮20分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