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结直肠肛门外科》 > 2006年第2期
编号:11007599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
直肠癌,1新辅助治疗的概念及其作用,2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方案,3新辅助治疗的用药途径及治疗周期,4前景与展望,参考文献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尤以低位直肠癌发病率高,约占直肠癌的75%。在其治疗方面,外科手术目前仍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但术后仍有相当高的复发率。目前对直肠癌的治疗主要采用综合性措施。近些年,新辅助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已为广泛研究并用于低位直肠癌当中,美国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认为,直肠癌术前联合新辅助治疗已逐渐成为一种标准疗法\[1\]。

    1 新辅助治疗的概念及其作用

    11 新辅助治疗的概念: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前给予的治疗措施,包括化疗和放疗。早在1982年Frei\[2\]首先提出了新辅助化疗的概念,当时又称前期化疗。Wikle等\[3\]于1989年报道了新辅助化疗在胃癌病人中的应用,此后随着术前放疗在肿瘤病人当中的应用,新辅助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运用到低位直肠癌当中,成为改善病人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

    12 新辅助治疗在低位直肠癌中的作用:可控制、减小原发灶。手术前放化疗能不同程度的减轻肿瘤负荷,使肿瘤降期\[4\],有利于根治性手术切除; 减少局部复发\[5\]和远处转移\[6\]。从解剖上看,由于低位直肠无浆膜,肿瘤一旦侵犯肌层,很容易向直肠周围浸润,此外肿瘤术后残留病变可能因手术刺激而加速增殖,新辅助治疗使上述的局部浸润及刺激增殖得到抑制,从而抑制肿瘤的增殖,降低局部复发率;新辅助治疗可以使肿瘤细胞活力降低,在术中不易播散,从而减少体内残留肿瘤在术后因凝血机制加强及免疫抑制而容易转移的概率;手术前肿瘤靶细胞血供好对放化疗的敏感性高,而术后由于原发病灶的血供改变以及周围组织的瘢痕形成,使术后放化疗在残留病灶处可能达不到有效的敏感度和充分的血药浓度。因此,新辅助治疗作为对肿瘤细胞的首次打击,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手术前放疗可使骶前筋膜纤维化,减少术中骶前静脉出血等手术风险,增加手术切除率及根治率;因术后小肠可不同程度坠入盆腔,所以术前放疗能减少放射性小肠损伤、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通过手术前后肿瘤分期的变化、切除的肿瘤标本的病理学改变,可以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从而有利于术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7\]。

     2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方案

    21 单纯化疗: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药物选择主要是以5FU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单药方案已很少使用。5FU是尿嘧啶5位上的氢被氟取代的衍生物,属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其在细胞内转变为5FdUMP,而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阻止dUMP甲基化转变为dTMP从而影响DNA的合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9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