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6年第7期
编号:11008386
腹腔室隔综合征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6年第7期
1历史回顾,2发病情况,3分类,4病因和发病机制,5病理生理变化,6临床表现,7诊断,8治疗,9小结,【参考文献】
     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由不同原因导致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pressure,IAP)非生理性、进行性、急剧升高而影响内脏血流及器官功能所形成的一种临床症候群,治疗不及时常导致患者死亡[1]。近年随着临床医生对这一疾病认识的深入,ACS已备受外科学界的重视。

     1 历史回顾

    人们最早用室隔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CS)来描述肢端因局部缺血、骨折和挤压伤而引起的综合征。腹内压的概念最早于1863年提出用来描述IAP升高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ACS最早为Kron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用来描述腹腔主动脉瘤术后腹内高压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

    2 发病情况

    文献报告ACS的发病率相差甚多。Hong等报道创伤ICU收治的患者中IAH和ACS发病率分别为2%和1%[2],一组来自6个国家13个ICU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表明,在内外科ICU中ACS的发病率为8.2%[3]。而在严重创伤行“损伤控制”手术后ACS发生率高达14%~15%[4]。有资料显示ACS 病死率高达62.5%~75.0%[5],McNelis等报道1190例外科ICU患者中ACS的发病率为1.6%,死亡率达61.1%[6]。Moore等综合多篇文献分析ACS的平均生存率为53%[7]。

     3 分类

    3.1 急性与慢性 急性ACS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发生,通常是由于腹腔内容积增加或者由于腹壁顺应性降低、活动受限所致,又可分为:(1)自发性:腹膜炎、肠梗阻(特别是肠扭转)、腹主动脉瘤破裂等;(2)创伤性:腹腔内或腹膜后出血、空腔脏器穿孔等;(3)手术后:术后腹膜炎、腹腔脓肿、肠麻痹等;(4)医源性:过量灌肠、大量补液、腹腔填塞止血、腹腔镜手术中的气腹及腹壁高张力下关腹等。 慢性ACS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起病缓慢,主要包括慢性腹水、妊娠、腹腔巨大肿瘤、慢性非卧床腹膜透析和中央型病理性肥胖等。临床上所见多系急性ACS。

    3.2 根据病变部位可进一步分为腹壁型、腹腔型和腹膜后型 腹壁型最常见的病因是腹部大面积烧伤、焦痂形成;腹腔型常见于腹部创伤,特别是腹部钝器伤所致肝和/或脾破裂,腹腔内大出血使腹腔容积扩大,此外,严重的肠胀气、肠梗阻、小儿巨结肠及乙状结肠扭转等,以及抢救危重患者时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压力过高,也会导致ACS;腹膜后型指原发于腹膜后的疾病导致的AC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2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