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6年第7期
编号:11008387
COX(前列腺素环加氧酶)及与其相关中药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6年第7期
COX,1COX酶研究概况,2与COX活性相关的中药研究概况,3展望,【参考文献】
     本文回顾了上世纪有关前列腺素环加氧酶(COX)的研究,揭示COX同工酶的发现过程,并讨论了各种同工酶在疼痛、发炎、发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解释了应用COX抑制剂后出现副作用的原因。此外,本文还就对COX活性有抑制作用的中药研究作一综述,希望能为今后COX及相关中药的研究指明方向。

     1 COX酶研究概况

    1.1 早期研究 早期研究发现,体内前列腺素的增加可以引起发热、发炎、痛阈值降低等炎症反应。这一发现使前列腺素成为治疗炎症及发热药物的作用靶点。临床在使用非甾体类药(NSAIDs)时发现该类药物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于是将其作为解热抗炎药应用。经研究发现,NSAIDs产生治疗作用的根本原因是这类药物在治疗量血药浓度时就能很好地抑制COX酶。这种酶属于二聚体膜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及环加氧酶的活性,是体内合成前列腺素的关键酶[1]。正当人们为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抗炎药感到兴奋之时,临床却发现,大多数NSAIDs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都伴有胃肠不适、凝血障碍等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NSAIDs的广泛应用。对NSAIDs产生副作用的原因的研究结果表明,正是NSAIDs抑制了COX活性,阻断胃黏膜等组织中具有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才引起了一系列的药物副作用。

    那么,是不是所有NSAIDs都具有上述的副作用呢?这些副作用是不是不可避免呢?这时临床上某些NSAIDs的“异常”作用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止痛和解热方面,对乙酰氨基酚和其他阿司匹林类药物作用相仿,但其抗炎活性很弱,在肠胃及血小板聚集方面基本不表现副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对脑内COX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外周COX的抑制作用;吲哚美辛对不同组织内提取的COX的抑制活性有所不同,等等。为了解释这些所谓的“异常”现象,研究者们提出了COX存在同工酶的假说。

    1.2 COX同工酶的发现 Needleman等人用结扎兔子尿道的方法制造肾炎模型时发现:结扎侧肾脏分泌前列腺素的能力大大增加,而对侧肾脏的分泌能力并没变化[2]。他们认为这是COX同工酶存在的结果。此后的许多实验也都支持COX同工酶的假说。有人发现,糖皮质激素能够阻断一种COX的分泌,但不影响细胞内COX的总量[3];Wong等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发现在大鼠卵巢内有两种COX,其中一种的表达还受激素的调节[4];Simmons等在研究转染Rous sarcoma病毒的纤维母细胞早期应答基因的表达情况时分离了一个新的mRNA,由它编码的蛋白质在序列上与精囊中获得的COX高度相似,但又有不同[5]; Herschman等发现佛波酯可诱导Swiss 3T3细胞表达一种cDN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8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