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013340
人之“神”论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50期
     人的精神活动,中医以神志概括之,《内经》分为五神与七情五志,包括意识、感觉、认知、思维、情绪活动等,其中五神乃人神主体。

    五神,即神、魂、魄、意、志,广泛概括了除情志以外的精神活动的基本内容。

    

    属于精神活动之神,有大小概念之分。精神活动乃大概念之神,《内经》分而为五,五神之中的神属小概念,专指心藏之神。无论教科书还是各种学术论著多将此神与心主全神混为一谈,误导至今。其实,它是五神之一,与其它四神等列,只是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其地位与作用非同一般,故为四神之长、统率诸神,是人高于其它物种的显著标志。此神概念如何?《内经》却未明说,需要我们探讨。

    五神同论的篇章,一是《素问·宣明五气论》,一是《灵枢·本神》。前者论五脏藏五神,后者论五神概念与活动规律。在论及魂时,《灵枢·本神》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张介宾释云:“盖神之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此神为心所主,故篇中又说:“心藏脉,脉舍神。”而论及认知、思维过程时则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可见,此神“任物”则有意、志、思、虑、智之认知、思维过程,是形成聪明智慧的意识本源;同时又因其对魂魄的制约作用,在五神中起统领地位,故张介宾注《素问·举痛论》说:“心为五藏六府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该志意。”下文并论及情志活动亦受心神制约,故此心神实质是一种自觉意识。《内经》所论心神惟人类有之,于动物则无,故人为“天地之镇”、“万物之灵”,但却是最后发育而成的、最高级的精神活动。
, http://www.100md.com
    魂与魄 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故《灵枢·天年》说:“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其定义,《灵枢·本神》说是“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则魂是潜于神之中的,魄是隐于精之中的。潜于神之中则受神的控制,随神生灭往来,是一种潜意识;精凝而为形,隐于精之中则为形体官窍之用。张介宾注之曰:“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并在注《灵枢·天年》时引唐代孔氏语:“人之生也,始变化为形,形之灵为魄;魄内自有阳气,气之神曰魂。魂魄,神灵之名。初生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此魄之灵也;又其精神性识渐有知觉,此则气之神也。”说明魂是比神更基础的本体意识,魄则是与生俱来的、形体本能的感知、运动能力。

    意与志 是人类所独有的精神活动,《灵枢·本神》说:“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均发于心,是思维过程的关键。《内经》之所以从思维过程中独取意与志为代表,是因为它们在精神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灵枢·本脏》所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又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说明意志在精神活动中可以发挥能动作用,反影响于神志,并在一定程度上调控脏腑活动。
, 百拇医药
    五神活动机理

    体会《内经》关于五神之义,认为心神是人类独具的最高层次的自觉意识,在神志活动中发挥着主宰作用,当然统魂魄;魂则是较神低一层次,在进化和发育过程中先行形成的本体意识,但对于心神而言却具有基础作用,而低等动物就没有这种本体意识,高等动物虽有之,也是十分幼稚的。至于魄,必是最先发生、也是最基础的动物感知机能。三者在进化过程中逐次演化而成,在生命活动中却是越低级越基础,越高级则越有主宰之能,因而神能制魂魄,魂魄是神的基础;魂与魄,则魂阳而魄阴,魂动而魄静,魂能制魄而魄为魂之基。而意、志与心神的关系更为密切,均发于心,又反过来驾驭心神,并通过心神影响魂魄。

    神、魂、魄三者,是精神活动的主体。从三者的阴阳属性与关系论其活动,精属阴而神属阳。精成形,纯阴也,为阴中之阴;魄附形,并精出入,为形之用,阳也,属阴中之阳。神者,聪明智慧、光明爽朗,纯阳也,为阳中之阳;魂潜于神中,随神往来,阴也,属阳中之阴。精与神间由魂魄相沟通,则魂属阳而魄属阴,魄之用无魂不能发;魂之用非魄则无基。这样就构成人类意识活动系统:清醒状态是由魂魄的感知活动为基础与心神的自觉意识活动为主导维持的,此时神处于开张状态,魂在神的控制之下,激发魄使之处于活跃状态,并随时接受内外刺激。魄虽为形体中先天而生的感觉、运动本能,但无魂之激发则不活;接受刺激后,其信息也由魂上传于神,形成有意识的感知,并加以分析,经过思维,作出判断、决策,再由魂将指令传于魄,形成综合的情绪、动作反应,这就是行为。人之将寐,神先收敛,魂便随之入内,魄无魂之激发,亦处于抑制状态,这便是睡眠状态。在这里,心神是自觉意识,是神志活动的主导;魂是人的本体意识,沟通人的感知本能与自觉意识,而作为潜意识影响心神灵拙,是心神的基础;魄是动物即有的低级生命机能,与魂阴阳合一,动静相成,则魄之迟速亦与魂有关。二者合则为实,在心神主导下开展健全的精神活动;离则为虚,失去心神的主导,则为梦、为幻。睡眠与清醒只是生命活动的不同状态,与昏迷、精神错乱有着本质差别。昏迷是“自觉意识——神”的抑制或丧失,其中深度昏迷还丧失了魂对魄的激发作用,但“本体意识——魂”仍未败亡;精神错乱则是神失去了“任物”作用,丧失了对魂的控制,魂魄便失和、相离而游荡。如此即能科学解释古代所传“阴间”、“显神见鬼”现象:当阳性之自觉意识——神被抑制或丧失后,魂失去控制,便进入阴性活动领域,或为梦境,或为幻觉,离奇荒诞,乃一幻化世界。蒲松龄《聊斋志异》鬼魂故事均在夜间,鬼魅无影,太阳一出便逃逸无踪;人或白昼见鬼,均属精神恍惚,或心神短暂迷失,或病重神败,自觉意识失去对魂魄控制、主导所致,故《难经》二十难有“脱阳者见鬼”之语。

    五神与情志活动

    七情五志,简称五志,是人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以其太过为病而十分重视。就其形成而言,它是内外刺激能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反应。因此其直接作用是在魂魄,第一反应并非主于心神。只是魂魄接受刺激后,由魂迅速上达于心神,经过分析,作出反应,这种情志已具理性,当然更受意志的制约。有人喜怒溢于言表,有人喜怒不形于色,就是这个道理。但情志活动毕竟有五脏精气作基础,所以情志的过度反应必然扰动气机、耗伤五脏之精,影响生命活动。, 百拇医药(烟建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