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疾病与性 > 艾滋病 > 中医药防治
编号:11013210
艾滋病从湿热辨治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52期
     刘爱华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谢世平 郭选贤 程五中 许前磊 张淼 河南中医学院

    笔者于2004年8月以来参加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组织的艾滋病关怀治疗行动及河南中医学院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医证候数据库的建立”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艾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标准建立与验证”的研究工作,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从湿热角度对艾滋病临床证候进行了连续诊治及动态观察,现总结如下。

    按照5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办公室的要求,选择符合项目实施细则中病例标准要求的HIV/AIDS病患者104例,男65例,女39例;年龄10~20岁1例,21~40岁68例,41~60岁35例;其中无症状期66例。

    非特异性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乏力(54%)、自汗(50%)、纳呆(46%),为临床三大主症。其他症状出现频率依次为:脘痞、身重、气短、盗汗、呕恶、头晕、头痛、胸闷、胸痛、腹胀、喘息。
, 百拇医药
    机会性感染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发热(42%)、咳嗽(37%)、腹泻(25%),为艾滋病期继发性疾病的三大主症。

    常见体征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皮疹/疱疹(18%)、口疮/口糜(12%)、消瘦/体重下降(10%),为发病期三大主要体征。而其他体征出现频率依次为:皮肤瘙痒(35%)、淋巴结肿大(12%)、肿瘤(3%)。

    无症状HIV感染者66例,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据其舌脉表现,舌质淡红、苔白腻属脾虚湿阻证为多,占62%。

    艾滋病主要症状、体征辨证分析

    发热

    症见:初起身热不扬或寒热起伏、热势缠绵。

    兼症:胸脘痞闷、身重困倦、腹胀、溲黄短赤、舌红、苔黄腻。
, 百拇医药
    病机:湿热病邪伏留卫分不解、上焦开合失司。

    治则:化湿清热解表、宣畅气机。

    方药:藿朴夏苓汤合升降散加减。

    腹泻

    症见:大便时溏时泻,甚则完谷不化。

    兼症:腹部隐痛、喜暖喜按、纳呆、食后腹胀、体倦神疲、面色萎黄、乏力、自汗、消瘦、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

    病机:脾弱气虚、肺弱表虚、湿遏气机、湿困脾土、脾失运化、气机升降失调。

    治则:健脾益气、升清降浊。

    方药:升阳益胃汤加减。该方由六君子汤、玉屏风散加祛风除湿、理气清热之羌活、独活、柴胡、黄连组成。
, 百拇医药
    咳嗽

    症见:汗出恶风、咳嗽或喘、咯痰或白黏或黄稠、鼻塞流清涕或黄涕,遇风寒则咳甚,脉浮虚、舌苔红或稍淡、苔薄白。

    病机:内因肺气亏虚、卫外不固;外因风寒束表、肺气郁闭、宣肃失常。

    治则:益气固表、祛风散寒。

    方药:御寒汤加减。

    组成:黄芪、苍术、党参、羌活、白芷、防风、升麻、陈皮、款冬花、甘草。痰黄或流黄涕者加鱼腥草、苇根、冬瓜仁;喉痒、咽干者止嗽散加减。

    皮疹

    症见:全身散在皮疹、渗液,自觉剧烈瘙痒,以夜间为甚,伴纳差、身倦、口干、小便黄、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或濡缓。
, 百拇医药
    病机:湿热蕴阻肌肤。

    治则:利湿清热。

    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减。

    组成:萆薢、生薏苡仁、白术、苍术、黄柏、茯苓、苦参、白鲜皮、地肤子、防风、车前草、滑石、甘草。

    淋巴结肿大

    症状:好发于颈项及耳前、耳后的一侧或两侧颌下、锁骨上及腋下、腹股沟部结块肿大如豆,质地坚实,推之活动,不痛不痒。

    病机:热灼阴液、炼津为痰、痰凝气滞、痰核停滞于经脉、组织。

    治则: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散加味。
, 百拇医药
    单纯疱疹

    部位:多发于皮肤与黏膜交界部位,如口角、鼻孔、生殖器、肛门附近,抓破后不易愈合,发展为慢性溃疡。

    病机:外感风邪、内蕴湿热、湿郁蕴滞、阻于肺胃二经、蕴蒸皮肤而生。

    治则: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方药:三仁汤合五味消毒饮。

    带状疱疹

    部位:多出现于身体单侧,循经络走向呈条带状,发时烧灼剧痛。

    病机:肝经火炽、湿热蕴毒、湿热外溢皮肤。

    治则:清肝利胆、解毒利湿。

, 百拇医药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口疮口糜

    症状:口腔舌面散布白霉或满布白色糜点,伴有疼痛。

    兼症:口苦、纳差、倦怠、腹胀、腹泻、小便黄、舌体胖、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热内蕴脾胃。

    治则:泻脾胃伏火、清肝胆湿热。

    方药:泻黄散合甘露消毒丹。

    泻黄散组成:生石膏、栀子、防风、藿香、甘草。

    甘露消毒丹组成: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藿香、薄荷、射干、贝母、连翘。

    讨论
, 百拇医药
    根据中医学的辨证观点,艾滋病患者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脘痞满、苔腻、脉滑为主要表现、临床病情演变比较符合湿邪为患的特点。且HIV患者长期患病,缠绵难愈,与温病中湿热病邪的特征相合。湿热病邪阻遏气机、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故身重困倦、胸脘痞满、纳呆、腹泻、消瘦、乏力,外感寒湿后则大便清稀,脾胃证候显著。

    三焦位于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与五脏六腑互相连接。主持诸气,通行水道,发挥调外和内、荣左养右、导上宣下的作用,将气和津液输布于脏腑、养于肌肤。AIDS患者之所以出现血液系统的破坏,机体抗病能力低下,各个系统极易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和全身血液性疾病,是因为HIV疫邪直接并广泛地损伤了全身正气,所有的脏腑、经络、组织都受到HIV耗夺而导致虚弱,最终阴阳离决而死亡。其病机在于HIV客居三焦,阻遏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影响三焦气化功能,使脏腑经络失于滋养和温煦,相互之间的功能失去协调和平衡,阴阳出现偏盛偏衰。其一:抗病能力低下而易发各种感染;其二:三焦疏通水道功能失常,气血津液代谢紊乱,运行水液功能障碍,水液必然停滞,加之湿热熏蒸,停滞搏结,极易形成痰饮凝结,痰核、痰瘀互阻变生肿瘤;其三:湿热郁久,化风化火,随其所损脏腑气机之胜衰,变生疱疹丘疹、皮肤瘙痒、口疮口糜,缠绵难愈。

    根据湿热病邪阻遏气机的病机特性,在治疗大法上特别注意以下三点:清热不能过于苦寒,重在宣化;化湿不能过于温燥,重在气化;补虚不能过于壅滞,重在运化。

    AIDS是一种疫病,致病病因HIV为湿热性质的疫疠之气,人体感受疫毒之邪后,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为一派湿热疫毒侵犯少阳、伏于膜原、流溢三焦之象,从而使三焦脏腑产生病理变化;进入中期,正邪交持,势均力敌,邪随潜伏的疫毒之邪萌动鸱张;而进入进展期即AIDS期(晚期),湿热疫毒弥漫三焦上下内外,由于HIV客居三焦,破坏人体全身气机和气化功能,导致正气虚弱及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形成,从而波及多脏,疫毒滞留不去,进而诸脏衰竭,以致险证丛生,最后元气败亡、阴阳离决而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