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鞭样损伤研究概况
挥鞭样损伤,1发病情况,2临床表现和分级,3影像学诊断,4“挥鞭伤”时的软组织损伤研究,5挥鞭样损伤的治疗,6预后,参考文献:
挥鞭样损伤(whiplash injury)[1]其定义为由后方或侧方撞击所致的颈部加速减速机制所造成的骨或软组织损伤,最初由Crowe于1928年提出,专指机动车追尾撞车对乘员头颈产生突然的过伸及过屈作用力,使颈部软组织承受过度应力而造成的损伤,临床上将其它方式使颈椎产生类似动作所造成损伤也归于此类,目前关于它的发生机制及最佳治疗方案仍有争议,现就它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因为关于挥鞭样损伤的生物力学及防护措施近来研究较多,将另文单独进行阐述。1 发病情况
自1886年1月29日,德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奔驰”以后,交通伤就开始伴随现代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颈部挥鞭伤的发生率与道路交通伤的发生率正相关,瑞典Volvo公司对16596例交通伤病人的统计资料表明,颈部挥鞭伤在交通伤中所占比例较高:追尾时达占38%(531/1398)。在西方国家,颈部挥鞭伤的发病率约为01~04%,而其中有40%在6个月后转变成继发型挥鞭伤综合征,另有近25%的病人转成慢性病,其中10%遭受严重的病痛。颈部挥鞭伤对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也不容忽视。如在美国,包括医疗保险、残障、病假和丧失工作能力在内的挥鞭伤相关费用每年差不多有39亿美元,如果算上诉讼费用,这个数目会超过290亿美元。而到了2003年,全球每年在车祸中死亡的人数已超过100万,受伤1 500万,道路交通伤的发生还有不断增多的趋势[2~4]。
在我国,2003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达到104万人,每辆车死亡率为0108%,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但由于医疗条件和相关法规的不足,有关颈部挥鞭伤的报道较少,其实际发生率估计高于西方国家的水平。
2 临床表现和分级
颈部挥鞭伤病人通常出现的临床表现第一是颈脑综合征,其特征是:头痛、疲劳、眩晕、注意力不集中、调节障碍以及对光的适应能力减弱等。第二个综合征也叫下颈段综合征,其特征是颈痛和颈肩痛。颈部挥鞭伤一般不会造成生命危险,但比较常见,且治疗费用高,还可能产生长期、明显的后遗症。如果未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导致慢性不愈,有时两者可同时发生。
21 颈痛和头痛
为挥鞭样损伤最为常见的两种临床症状[5~6]。
典型的颈痛表现为颈后区的钝痛,颈部活动可使疼痛程度进一步加剧。疼痛还可向头、肩、臂或肩胛间区放射,这一类型疼痛可能属牵涉痛性质。紧随颈痛症状其后多数患者可出现颈部肌肉痉挛和颈椎活动受限,这些症状多在1~2周内缓解。
头痛在挥鞭样损伤中是仅次于颈痛的最常见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7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