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的文献研究 ———文献选择、方法评价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文献研究,中医诊断的文献研究———文献选择、方法评价,1广览群书,博约纵横〔1〕,2深研经典,旁及诸家〔1〕,3文献选择,方法评价,4模型建立和求解,5模型的结论,6模型的
摘 要: 通过中医诊断的文献研究,博取众长,提高中医诊断的水平。具体方法是广览群书,博约纵横,深研经典,旁及诸家。与此同时,注意查找、选择文献及对文献的可靠性、先进性、适用性进行评价。关键词: 中医诊断;文献研究
医学科学的任务,在于预防和治愈疾病,指导养生延年,繁衍后代,保护人民健康。早期对人体生命活动状态和疾病的正确诊断,是及时而准确地进行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基本保证和依据。所以中医诊断在医学科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实验、临床研究外,文献研究亦十分重要。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自序》说:“学者研经,旁者诸家,泛览沉酣,深造自得,久之源流条贯,自然胸有主宰。第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惟博也,故腕妙于应,而生面别开,唯精也,故悟彻于玄,而重关直僻。”所以,要研究诊断,必须进行文献的研究及评价,方能指导临床及实验研究。
1 广览群书,博约纵横 〔1〕
“博”,指广览群书,前人称为“博学”。《礼记·中庸》中就提到“博学”一词,博学意味着要打下雄厚的学识基础。前人对此十分强调,如张之洞说:“读书宜博,先博后约,《语》、《孟》、《通义》,无论何种学问,先须多见多闻,再言心得。若株守坊本讲章一部,兔园册子数帙,而云致穷理,好学能文,世无其理。”指出就每一个人而言,读书学得了知识,也就提高了理解能力,知识愈丰富,理解力就愈强,而理解力愈强,学习效率也愈高。“约”指精专的意思,即抓住所学内容的核心,取其精华,这是学习的高级阶段。由于中医诊断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所以只有在广读博采基础上,才能达到精专的目的,即提高诊断技能水平。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所以只有广览群书,才能吸收其精华。
然而,博、约的过程,又需循序渐进,熟读精思。
循序渐进是指任何学科都要按其规律进行学习,即“未得其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才能把知识掌握牢固。如果不循序渐进,不重视基础理论,急于求成,过早地用大量的精力去钻研临床课,热衷于收集所谓有效方药,势必事与愿违。如一心想“捷足先登”,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熟读精思是指对中医的重要文献,必须先熟读,继之精思。只有“熟读后,僭思默想,究竟其近间意义”才能“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已故中医名家任应秋先生是善于熟读精思的楷模,他不仅能背诵《内经》原文,而且《伤寒论浅注》和《金匮要略浅注》的正文也能熟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5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