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产业发展市场与政策取向的观察思考
近年来 ,关于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引起业界及社会各方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并从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发展视角提出了真知灼见,这些意见对促进中医药行业全方位的产业升级都是大有裨益的。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为中医药产业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提供了可能,为中医药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契机,中医药现代化已成为21世纪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关于中医药现代化涉及中医、中药等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短时期内不可能一蹴而就地予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以冷静、务实的态度面对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战略以及发展的突破口,做出实事求是的选择,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搁置争议、谋求发展的总体思路,搭建好涉及行业升级和产业整合的平台和通道。但是,如何保持拥有特色和嫁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怎样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现代人的卫生健康观念,并使之在社会层面有机结合?这的确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不断深化的生命科学的命题。本文仅就当前一些具有倾向性的市场与政策动向作一探讨。
(一)商机与问题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愈来愈高涨的天然药物大量需求以及信息与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导致医药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特别是现代中药成为抢手的热点领域。就国内情况而言,经济全球化和医药领域许多新技术的应用与突破,使民族医药产业的从业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同时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科学文化的知识积累,为满足现代人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巨大的思想储备。现代中药已经被列为“十五”乃至“十一五”计划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是也必须看到,中医药产业目前仍存在的问题:中医药基础研究薄弱、工程技术装备落后、规模化的知名品牌和品种匮乏、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甚至趋同性的重复建设过多、市场准入和退出的机制如何适应与时俱进的宏观调控机制等等。振兴中医,搞好中医药产业现代化,需要在人才、市场、机制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重组和再造。
(二)继承与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大家”们从不同的视角讲出对中医药现代化高屋建瓴的认识。但需要强调的是,科学理论的创新来源于思想认识的“革命”,而认识的革命必然来源于那些“反复失败和成功”的临床实践,中医药学科是一门有着系统的思辩论理的基础科学,是5000多年不断积累的历史进程,在这历史的繁衍中处处彰显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思想,处处要求“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与时俱进”的哲学思想,中医药现代化的提出和实施,也必须建立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充分吸取和嫁接现代科技和现代文明成果,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而没有很好的继承,也就不会有科学的创新。因此继承是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发展创新的思想源泉,任何忽视继承,忽视中医学科历史性的认识都是片面的,甚至是贻害无穷的,并将有可能彻底葬送中医药学科。与此同时关于“中医药尖子人才”的选拔和评价机制及渠道,同样面临着认识上的纠偏和调整,需要更为公正合理的制度,加以梳理和界定,真正把那些热爱中医药,感悟中医药经得起临床疗效考验的有用人才推荐出来,而并非“单位领导偏面推荐”,为中医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否则,将会出现不是中医的来管中医,不信中医的来发展中医,不爱中医的来继承中医的局面,用权力扭曲“人才”,这样的人才将会直接毁灭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 百拇医药
(三)目标与步骤
2000年12月,笔者在为国家十五计划征文《关于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构想》时提出了: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三步走”战略。(1)在现阶段,在不冲击中医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利用3~5年的时间,全面完成中药饮片的产业升级,以中药精制颗粒取代饮片。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机制,有效地整合和规范市场资源,逐渐规范从中药材栽培养殖技术、道地的大宗药材基地建设、品牌化的工业生产、标准化的质量控制、国际化的统一规格、市场化的营销网络、健全完善良性运转的中药精制颗粒(为原料药)的产业链。(2)充分利用国内已有的开发、生产、应用的成果,强化产、学、研紧密结合,发挥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多赢发展,以临床疗效为标准,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开展研发工作,在全国主要中医院以大规模的“专病”处方对比疗效观察,进一步深入研究推进中药浓缩颗粒剂的临床论证工作;根据药物的不同属性,进一步界定其各自适宜的开发生产条件,为系统开发作出科学严谨的论证。(3)在中医各科经典汤剂中,筛选出??50~100个临床疗效公认、适应症状清楚的处方,制成中药经典方颗粒剂,同样与汤剂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组成全国专方攻关组,以“国家四类药”的研发模式,开展研究。对经典方剂中的丸、散剂(其不涉及是否共同煎煮的争议问题),可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的中药超细粉碎技术及纳米技术等手段,重新加工制作成为易于人体吸收的“现代中成药”,作为中药OTC药物的研发方向,这是一个我们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且效益巨大的市场。这需要我们适时地根据发展进程推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相适应的市场环境。
同时,在我们的认识上必须把管理与技术纳入中医药产业升级的视野中,并有效地推动这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我们高兴地看到,目前,指纹图谱的质控标准的检测运用,5个G标准的准入,CO2超临界萃取,大孔树脂吸附,中药配方电子药房等现代技术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应用与吸收,有效地服务于中医药行业的产业升级,为中医药现代化填充丰富的内涵。
(四)特色和标准, 百拇医药
(一)商机与问题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愈来愈高涨的天然药物大量需求以及信息与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导致医药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特别是现代中药成为抢手的热点领域。就国内情况而言,经济全球化和医药领域许多新技术的应用与突破,使民族医药产业的从业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同时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科学文化的知识积累,为满足现代人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巨大的思想储备。现代中药已经被列为“十五”乃至“十一五”计划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是也必须看到,中医药产业目前仍存在的问题:中医药基础研究薄弱、工程技术装备落后、规模化的知名品牌和品种匮乏、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甚至趋同性的重复建设过多、市场准入和退出的机制如何适应与时俱进的宏观调控机制等等。振兴中医,搞好中医药产业现代化,需要在人才、市场、机制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重组和再造。
(二)继承与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大家”们从不同的视角讲出对中医药现代化高屋建瓴的认识。但需要强调的是,科学理论的创新来源于思想认识的“革命”,而认识的革命必然来源于那些“反复失败和成功”的临床实践,中医药学科是一门有着系统的思辩论理的基础科学,是5000多年不断积累的历史进程,在这历史的繁衍中处处彰显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思想,处处要求“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与时俱进”的哲学思想,中医药现代化的提出和实施,也必须建立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充分吸取和嫁接现代科技和现代文明成果,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而没有很好的继承,也就不会有科学的创新。因此继承是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发展创新的思想源泉,任何忽视继承,忽视中医学科历史性的认识都是片面的,甚至是贻害无穷的,并将有可能彻底葬送中医药学科。与此同时关于“中医药尖子人才”的选拔和评价机制及渠道,同样面临着认识上的纠偏和调整,需要更为公正合理的制度,加以梳理和界定,真正把那些热爱中医药,感悟中医药经得起临床疗效考验的有用人才推荐出来,而并非“单位领导偏面推荐”,为中医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否则,将会出现不是中医的来管中医,不信中医的来发展中医,不爱中医的来继承中医的局面,用权力扭曲“人才”,这样的人才将会直接毁灭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 百拇医药
(三)目标与步骤
2000年12月,笔者在为国家十五计划征文《关于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构想》时提出了: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三步走”战略。(1)在现阶段,在不冲击中医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利用3~5年的时间,全面完成中药饮片的产业升级,以中药精制颗粒取代饮片。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机制,有效地整合和规范市场资源,逐渐规范从中药材栽培养殖技术、道地的大宗药材基地建设、品牌化的工业生产、标准化的质量控制、国际化的统一规格、市场化的营销网络、健全完善良性运转的中药精制颗粒(为原料药)的产业链。(2)充分利用国内已有的开发、生产、应用的成果,强化产、学、研紧密结合,发挥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多赢发展,以临床疗效为标准,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开展研发工作,在全国主要中医院以大规模的“专病”处方对比疗效观察,进一步深入研究推进中药浓缩颗粒剂的临床论证工作;根据药物的不同属性,进一步界定其各自适宜的开发生产条件,为系统开发作出科学严谨的论证。(3)在中医各科经典汤剂中,筛选出??50~100个临床疗效公认、适应症状清楚的处方,制成中药经典方颗粒剂,同样与汤剂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组成全国专方攻关组,以“国家四类药”的研发模式,开展研究。对经典方剂中的丸、散剂(其不涉及是否共同煎煮的争议问题),可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的中药超细粉碎技术及纳米技术等手段,重新加工制作成为易于人体吸收的“现代中成药”,作为中药OTC药物的研发方向,这是一个我们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且效益巨大的市场。这需要我们适时地根据发展进程推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相适应的市场环境。
同时,在我们的认识上必须把管理与技术纳入中医药产业升级的视野中,并有效地推动这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我们高兴地看到,目前,指纹图谱的质控标准的检测运用,5个G标准的准入,CO2超临界萃取,大孔树脂吸附,中药配方电子药房等现代技术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应用与吸收,有效地服务于中医药行业的产业升级,为中医药现代化填充丰富的内涵。
(四)特色和标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