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四招应对市场“致命伤”
由于诚信危机,很多人对民营医院抱有不认可甚至是歧视的态度。这是整个行业值得反思的问题。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病人不来看病,医院还有什么发展可言?面对市场“致命伤”,民营医院到底该如何冲出困境?笔者认为以下四招较为可行:
第一招——市场下沉
年初有消息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可能会禁止医疗机构在公众媒体上做广告。这对于民营医院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这种大环境下,民营医院要求生存、求发展,相对于公立医院等客上门的“公家”派头,市场下沉走第三终端路线,可谓民营医院博弈的取胜之道。
在国外,由于政府对社区医疗的长期高投入,“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术后护理在社区”早已非常普遍。由于社区医疗对于建设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保障体系的作用日益凸显,所以,一些老牌发达国家对社区医疗的热情不减,而许多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开始重视社区医疗建设。在我国这种特殊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当空中的广告可能受阻时,民营医院完全可以组建一支推广能力极强的地面队伍,通过在社区内举行义诊、咨询服务吸引相关患者群的注意,通过邮政系统为每个住户邮寄关于医院开展的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单,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发放类似会员优惠卡、实行药品统一配送等拉近医患关系的一系列活动,吸引患者。而对于已经来就医的患者,更要强化他们的忠诚度,例如帮助患者预约下次复诊的方式等,让患者逐步成为自己忠诚的客户。
, http://www.100md.com
第二招——管理延伸
在我国逐步开放医疗市场的大背景下,许多民营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显现出机制活、观念新、市场化水平高的优势,反而遭遇了许多“成长的烦恼”:外部环境下,民营医院面临的几乎是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两者的竞争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此外,国家政策对民营医院的政策扶持还远远不够,在医保、税收和职称、人员培训等方面与公立医院相比都有不公平之处。从内因上来分析,民营医院的经营者们先天不足,缺乏系统管理的能力,当医院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管理能力就明显跟不上了。如何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从管理中求效益,这是每家民营医院经营者首先要攻克的难题。
医院管理的总目标是要以病人为中心,达到优质、高效、低耗三者的统一。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对医院的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进行全面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首先,在人事管理上,要配好院、科两级班子,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全员劳动聘任合同制和岗位责任制;其次,要在质量管理上,实行“三结合”,即发展医疗技术与提高医疗质量结合,工作环节质量与医疗终末质量结合,权责与激励结合;再次,在经济管理上,要以提高社会效益为准则,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的关系,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杜绝浪费。另外,现有的一些民营医院,人才的流失是比患者的流失还要棘手的问题,为此,要成立自己的猎头公司,储备人才资源,千方百计寻找和吸引优秀的医技人才;与医学院建立了联系,从根本上培养自己的医技人才;送员工参加各种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这些都是解决防止人才流失,提升医院整体医资力量的有效方法。
, 百拇医药
第三招——服务取胜
服务也是目前民营医院能和公立医院竞争的砝码之一,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民营医院还没有形成规模,在人才和设备上与公立医院是无法竞争的,只能比服务。只有真正有了为患者提供良好服务的观念和服务态度,才能逐步树立良好的信誉度。信誉度树立起来了,诚信危机的问题方能迎刃而解,人才瓶颈也能逐步得到改善。
但服务观念的转变只是民营医院正规化运作的第一步,在积极加强服务进社区活动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广大医务人员的宣传发动,帮助医务人员转变观念,适应医者即是服务者角色的转换,注重培养医师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其实绝大部分医患纠纷不是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方面的问题,而是医患沟通不够,医者服务不到位引起的。医院要对医务人员进行社交礼仪、行为仪表、礼节性语言的使用等方面的教育,以保持医者良好的自身形象;要反复教育医生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对病人充满爱心、同情心,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专心地倾听病人的倾诉,善于根据患者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征、心情处境,以及不同时间、场合的具体情况,选择患者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和内容进行交流沟通;特别在工作中出现了小差错时,应放下架子,主动给病人道歉。只有适应了这种角色的转换,才能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和服务口碑,让民营医院在往服务型医院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第四招——专科特色
民营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综合性医院还是专科性医院?目前,民营医院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随着医疗市场的需求去发展,而不是像公立医院那样,按国家规定必须设立那么多科室,即使用不上的科室也要设立,民营医院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大小来设立和发展相应的科室,这也是民营医院灵活机制的优势所在。因此,走专科特色发展的道路,才是民营医院今后的发展路线。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医疗市场竞争主体不平等、某些领域还存在垄断的情况下,民营医院找准市场定位,形成特色门诊已成为大多数业内人士的共识。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23期, http://www.100md.com(于斐)
第一招——市场下沉
年初有消息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可能会禁止医疗机构在公众媒体上做广告。这对于民营医院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这种大环境下,民营医院要求生存、求发展,相对于公立医院等客上门的“公家”派头,市场下沉走第三终端路线,可谓民营医院博弈的取胜之道。
在国外,由于政府对社区医疗的长期高投入,“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术后护理在社区”早已非常普遍。由于社区医疗对于建设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保障体系的作用日益凸显,所以,一些老牌发达国家对社区医疗的热情不减,而许多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开始重视社区医疗建设。在我国这种特殊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当空中的广告可能受阻时,民营医院完全可以组建一支推广能力极强的地面队伍,通过在社区内举行义诊、咨询服务吸引相关患者群的注意,通过邮政系统为每个住户邮寄关于医院开展的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单,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发放类似会员优惠卡、实行药品统一配送等拉近医患关系的一系列活动,吸引患者。而对于已经来就医的患者,更要强化他们的忠诚度,例如帮助患者预约下次复诊的方式等,让患者逐步成为自己忠诚的客户。
, http://www.100md.com
第二招——管理延伸
在我国逐步开放医疗市场的大背景下,许多民营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显现出机制活、观念新、市场化水平高的优势,反而遭遇了许多“成长的烦恼”:外部环境下,民营医院面临的几乎是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两者的竞争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此外,国家政策对民营医院的政策扶持还远远不够,在医保、税收和职称、人员培训等方面与公立医院相比都有不公平之处。从内因上来分析,民营医院的经营者们先天不足,缺乏系统管理的能力,当医院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管理能力就明显跟不上了。如何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从管理中求效益,这是每家民营医院经营者首先要攻克的难题。
医院管理的总目标是要以病人为中心,达到优质、高效、低耗三者的统一。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对医院的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进行全面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首先,在人事管理上,要配好院、科两级班子,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全员劳动聘任合同制和岗位责任制;其次,要在质量管理上,实行“三结合”,即发展医疗技术与提高医疗质量结合,工作环节质量与医疗终末质量结合,权责与激励结合;再次,在经济管理上,要以提高社会效益为准则,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的关系,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杜绝浪费。另外,现有的一些民营医院,人才的流失是比患者的流失还要棘手的问题,为此,要成立自己的猎头公司,储备人才资源,千方百计寻找和吸引优秀的医技人才;与医学院建立了联系,从根本上培养自己的医技人才;送员工参加各种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这些都是解决防止人才流失,提升医院整体医资力量的有效方法。
, 百拇医药
第三招——服务取胜
服务也是目前民营医院能和公立医院竞争的砝码之一,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民营医院还没有形成规模,在人才和设备上与公立医院是无法竞争的,只能比服务。只有真正有了为患者提供良好服务的观念和服务态度,才能逐步树立良好的信誉度。信誉度树立起来了,诚信危机的问题方能迎刃而解,人才瓶颈也能逐步得到改善。
但服务观念的转变只是民营医院正规化运作的第一步,在积极加强服务进社区活动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广大医务人员的宣传发动,帮助医务人员转变观念,适应医者即是服务者角色的转换,注重培养医师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其实绝大部分医患纠纷不是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方面的问题,而是医患沟通不够,医者服务不到位引起的。医院要对医务人员进行社交礼仪、行为仪表、礼节性语言的使用等方面的教育,以保持医者良好的自身形象;要反复教育医生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对病人充满爱心、同情心,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专心地倾听病人的倾诉,善于根据患者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征、心情处境,以及不同时间、场合的具体情况,选择患者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和内容进行交流沟通;特别在工作中出现了小差错时,应放下架子,主动给病人道歉。只有适应了这种角色的转换,才能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和服务口碑,让民营医院在往服务型医院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第四招——专科特色
民营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综合性医院还是专科性医院?目前,民营医院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随着医疗市场的需求去发展,而不是像公立医院那样,按国家规定必须设立那么多科室,即使用不上的科室也要设立,民营医院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大小来设立和发展相应的科室,这也是民营医院灵活机制的优势所在。因此,走专科特色发展的道路,才是民营医院今后的发展路线。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医疗市场竞争主体不平等、某些领域还存在垄断的情况下,民营医院找准市场定位,形成特色门诊已成为大多数业内人士的共识。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23期, http://www.100md.com(于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