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2747
成都药店,休闲而不偷闲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28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73期(总第2328期 2006.06.28)
     成都的药店不乏时尚感,橱窗里时髦女郎的大幅肖像证明药妆潮流正在兴起。在这里,你看不见降价的横幅或标语,似乎价格风暴从未光临过。然而,这是一种错觉。

    “铃铃铃……”人力三轮车是成都独有的一道市井风景线,伴随着车夫卖力蹬踏身影的是清脆悦耳的铃声。拉着外地游客的人力三轮车徜徉于大街小巷,让人们慢慢品味天府之国的那一份悠闲。

    休闲是成都的名片,甚至连药店也不例外——许多药店的门外都有座椅,椅子并非专为顾客而设,如果你是过路的行人,可以拿着一张报纸坐在椅子上消磨半天,不必担心有店员干涉。

    成都的药店不乏时尚感,橱窗里时髦女郎的大幅肖像证明药妆潮流正在兴起。在这里,你看不见降价的横幅或标语,似乎价格风暴从未光临过。然而,这是一种错觉。成都的药店从未在关于药价的“战争”上偷过闲。

    一场影响深远的价格战
, 百拇医药
    回顾成都药品零售市场近几年的发展,不能不提到一家药店的名字——福利大药房。

    追溯起来,价格战的发源地不是长沙,也不是南昌,而是成都与重庆。福利大药房在成都亮出“低价”旗号的时间要比湖南老百姓大药房和江西开心人大药房成立的日子还要早。2000年6月,福利喊出“全市最低价”的口号,宣布“平均降价25%”,招来门庭若市,在成都药品零售市场引发了连串“地震”。福利的“一意孤行”,最终导致了一场令当地业界瞩目的生死较量。

    2001年3月10日,当时号称排行成都药店“老二”的天源堂与福利进行多次“收编”谈判未果后,把第11家分店南河店开在距离福利大药房不到100米的地方,宣布3000多个品种平均降价30%以上——惨烈的价格大战就此拉开了序幕。3月19日,天源堂南河店免费向消费者赠送价值20万元的药品。在对手强大的攻势面前,处于下风的福利大药房号召消费者“保卫成都第一家冲破坚冰的非暴利药店”,其总经理徐颖甚至在公开信中表示要变卖房产“血战到底”。结果福利大药房赢得了民心,顶住了各种压力,熬过了艰难时刻。
, 百拇医药
    福利大药房的成功引发了成都的价格大战,100多家药店相继跟风降价。成都药价大战的影响甚至波及省外,不久之后长沙、武汉等10多个城市也爆发了药价战。

    福利开成都药店平价之先河,2001年7月在价格战正酣之时入市的杏林医药则首创了仓储式的平价药店。这种药店的面积比成都传统药店大得多,有几百平方米;药店由展厅和仓库组成。仓储式药店的特点是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方便顾客,杏林只用了1年多的时间就发展了20多家药店。

    如今,硝烟已经散尽,成都的药店恢复了表面的平静。对于福利的发展方向,徐颖声称,要让老百姓花最少的钱买到同样的药品和享受到最好的服务,管理和服务成为福利的两个支撑点。而杏林在发展到20多家药店之后,也开始对扩张持谨慎态度,从去年开始进行多元化的尝试。杏林常务副总经理刘海向媒体表示,中药是杏林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中药房在杏林的药店中占了很大的面积。

    一段强强“联姻”的佳话
, 百拇医药
    漫步成都街头,最吸引记者眼光的药店首推德仁堂,以黄色为主色调的德仁堂在成都的药店中非常抢眼,远远便可分辨。

    德仁堂是成都传统药店的象征,代表了传统药店的发展方向。许多传统药店至今仍是闭架销售,在鼓北街的德仁堂分店里,记者看到两个长长的自选货架上摆满了非处方药;在成都著名的步行街——春熙街,德仁堂一家精致小巧的药妆店跳进记者的视线。这家药妆店的面积只有7~8平方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卖保健食品,另一部分出售化妆品。记者在门外呆了十几分钟,看到不少青年男女进进出出,生意十分红火。

    德仁堂诞生于1926年,是一家百年老字号,被誉为“四川药界的黄埔军校”,成都许多药店的管理人员都出自德仁堂。这家老字号一直不遗余力打造品牌,其品牌内容可概括为“店员、品种、质量”六个字,就是以高标准要求店员,力求品种比其他药店齐全,向顾客提供最优质的产品。

    德仁堂有许多举措可圈可点,最为业界关注的是其与成都同仁堂的“联姻”。2001年3月27日,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与成都同仁堂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成都同仁堂特许德仁堂在其标识上使用同仁堂标志、标识、商号,并为德仁堂提供经营和管理经验。两家百年老字号合作后采取连锁与单店并存的经营模式,德仁堂主攻中低端市场,同仁堂主攻高端市场,两个品牌在一套班子的统一管理下运作。据业内人士分析,成都德仁堂此举一方面是出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外来药店,如海王星辰、金象、中联等的竞争,以求做大做强。
, 百拇医药
    经过2002年的努力,德仁堂在单店营业额和美誉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于是从2003年6月开始,它尝试以合作店、合资店和加盟店的形式向成都周边县市发展,大举“跑马圈地”,把势力范围扩张至西昌、乐山、眉山、绵阳、泸洲等地。在以成都德仁堂为首的本地药店的防守反击面前,加之经历过药价大战后利润微薄,外来药店在此的发展并不理想,金象大药房董事长徐军就曾感叹“成都市场不太好做”。

    激战过后,成都一些精明的传统药店发现,他们不但没有从价格战中得到利益,反而伤了自己的元气,于是纷纷转向服务大做文章。

    一个悬而待解的问号

    据成都市药监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成都现有的4097家药店中,能盈利的有1495家,占总数的36.5%;微利的有1734家,占42.3%;基本维持或亏损的有868家,占21.2%。

    为了引导和规范成都市药店的合理设置,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久前起草制定了《成都市药品零售企业设置规划》,拟对现有的药店加强监管,逐步优化和淘汰部分药店。据该局副局长高国军透露,成都市将设置A、B、C三类区域,每种类型区域设置的药品零售企业数量将有所不同,届时将根据人口密度、人口总数、经济水平、建成区面积、交通状况、地理环境等因素来确定药店的数量。例如春熙街和一些大医院附近都属“饱和区域”,今后将严格限制药店数量的发展,不再新批药店。据说出台该措施是为了遏制药店的盲目扩张。

    目前,覆盖成都市区的除了上述药店外,还有九鼎药房、地奥连锁、华安堂、本草堂、百信药房等众多连锁品牌。这些连锁企业的规模从十几家到几十家不等,各有自己的一块地盘,谁也不具备绝对的优势,正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局面一样,基本上还处于混战状态。哪些企业将成为成都药品零售市场的领军人物,还是一个悬而待解的问号。

    医药经济报2006年 药店周刊第24期, http://www.100md.com(陈爱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