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24期
编号:11019312
抗凝药物监控的系统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29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24期
     对接受口服抗凝药(OAC)治疗的患者,用以调整有效药物浓度范围(即抗凝药物监控)的指标与出血和血栓栓子形成的危险密切相关。为明确医疗机构的研究水平,特别是研究设施对抗凝药物监控的影响,加拿大渥太华医院的Van Walraven等检索了相关文献,从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并于今年5月在Chest[2006, 129(5): 1155]发表了分析结果。

    共有包括50208例患者的67项研究符合分析的纳入标准,其中68.3%的患者来自抗凝门诊,7.3%的患者来自临床试验,24.4%的患者来自社区诊所。结果表明,参试患者的总体抗凝药物剂量调整时间占总治疗时间的63.6%。在荟萃回归分析模型中,研究设施对抗凝药物监控质量的影响最大,社区诊所的监控质量显著低于抗凝门诊或临床试验(P<0.0001)。自我管理可显著降低调整有效药物浓度范围的时间比率(P=0.03)。

    研究者提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接受抗凝治疗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有效药物浓度范围之外。在社区诊所就诊患者的抗凝药物监控劣于在抗凝门诊就诊或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