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用药 > 更多信息
编号:11206395
抗生素“无效”原因多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29日 《当代健康报》 2006.06.29
     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抗菌素的应用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一般情况下,给予抗菌素后的48~72小时内,由感染引起的如发热、乏力等症状会得到有效控制。但有时却并非如此,用药48~72小时后体温仍然很高,其他方面症状的改善也不理想。遇到后一种情况时,不要急于更换其他抗菌素,应当首先注意查找原因,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防止造成抗生素滥用。从临床资料来看,抗菌素无效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诊断错误。是导致抗菌素无效的最为常见因素之一。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其发热又并非细菌感染所致,而是与其他微生物感染如真菌感染、病毒感染有关,或者是与某些非感染性发热如药物热、肿瘤热、中暑发热有关,对此若不加分析,见发热就上抗菌素的话,必然会由于诊断错误而无法取得可靠疗效,使得抗菌素无效。

    2、药物选择不当。即使细菌感染也非只要给予抗菌素就会有效的。因为不同类型的细菌对不同的抗菌素敏感度不一样,假如不了解感染菌种类而胡乱用药,必然因抗菌谱不符而无效。

    3、用药方法不当。包括给药途经、给药间隔时间,以及剂量等,若不能规范用药都是抗菌素无效的常见原因之一。比如重症需要静脉给药而只给了口服药,感染性脑膜炎、心内膜炎需要大剂量用药而实际用量偏低,需要每日2次或2次以上给药的病例在一日内只给了1次,等等。如此这些都无法达到有效治疗目的,必然造成抗菌素无效。

    4、耐药菌感染。由于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逐年增加,尤其是在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等菌株耐药率较高,对多种抗菌素产生耐药。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已达90%,痢疾杆菌对氟哌酸的耐药率达到70%左右。因此,在使用抗菌素之前,最好做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抗菌素。

    5、患者状况较差。如体质虚弱、防御及免疫功能低下、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都可影响抗菌药物的疗效,导致抗菌素无效。因此、在给药时应首先或同时改善患者状况,才有可能取得疗效。

    6、混合感染。近年来在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妇科感染方面,混合感染率呈现递增趋势。特别是一些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增多,单纯使用普通抗菌素疗效较差,常需要联合应用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才能兼顾治疗以提高疗效。

    (副主任医师 韩咏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