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运行 相互补充 马来西亚的三种医疗模式
去年,我到马来西亚中医师公会办的中医班讲学,在和马来西亚同事的接触中,对马来西亚现有的医疗体系多少有所了解。
马来西亚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医疗体系呈多元化结构。既有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也有大财团控股的私立医院,还有慈善医疗机构,多种形式并存,满足社会各界人士的医疗需求。
政府举办的各级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体系中起主导作用,从中央到各州、县、区、乡村,都有政府举办的医院、卫生站所,这些医疗机构中科室齐全,设施先进,经费全部由政府提供。老百姓看病,只要花上1马币(约合人民币2.17元)挂号费,就可以免费检查、取药。如果看专科,挂号费则要5元马币。但政府医院病人较多,候诊时间长,一次至少要2~3个小时。如果运气不好,遇到的医生服务态度差,甚至是医疗质量不过关,也是无可奈何。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也很难得到赔偿。部分病人,尤其是华人,就诊首选私立医院或私人诊所。对于政府医院的医务人员来说,薪水要比开诊所少得多,只相当于同级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却没有公务员的特权、福利及其他利益。因此,政府医院很难留住高水平的医务人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政府规定,凡申请在马开业行医者,必须在政府医院服务2~7年。但是,这并非治本之策。一方面,这样导致高年资医生尤其是医术高超、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欠缺,另一方面,服务期满,医生的经验也丰富了,反而有利于自己开业。
, http://www.100md.com
在拥有150万人口的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有政府举办的中央医院和吉隆医院,以及几家专科医院。其他州则仅有一所综合性的州医院,远远满足不了民众就医的需要。因此,私立医院、私人诊所也就应运而生了。
大型私立医院有大财团投资控股,规模宏大,设施一流,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但他们对社会不承担什么义务,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惟一目标,因此,价格昂贵。有时候看一次病,做一次手术,连中产阶级都要心痛得直咂舌头。私人专科诊所以治疗某一脏器的疾病为特长,陈姓医师开设的心脏专科,门口的招牌上就简明扼要地写着“陈心脏”,李姓医师开设的脑病专科,则写着“李脑科”。因此,林妇科、王产科、周牙医、赵肛肠、马泌尿等诊所林立街道,不一而足。有的专科诊所还有手术室,可进行常规的外科手术。一个脓肿切开术收费500~800马币(中国山东省规定的收费标准是30元人民币),体表肿瘤切除手术要2000~3000马币,大型手术如开颅、开胸、开腹等,他们就要与某些医院合作,利润按事先的约定分成。医生的挂号费标准不一,一般在20~30元马币,稍有名气的则要50元马币,名医则要80~200马币,个别的甚至高达几千元,专门为少数富豪服务。由于专科诊所靠某一专病特色能吸引不少病人,目前已很少有人开全科诊所了。
, 百拇医药
除了以上两种医疗机构,老百姓就医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慈善医疗机构。
慈善医疗机构的挂号费一般是1马币,如果是特邀名医坐诊,则收取10马币。药品免费,剂量是3~4天的用量,如果是特殊包装,再加1元包装费。住院或手术治疗,还要象征性地收取一些其他费用,最多也就是几百元。
慈善医院是老一代慈善家开办的。坐落在吉隆坡市中心的同善堂医院是全马惟一的以华文命名的医院,是100多年前专为华人劳工设立的,至今已具备相当的规模。运转经费由慈善家们捐赠,雇员则领取与当地生活水平相适应的薪水。医师有的是雇员,有的是义务出诊,或象征性地领取一点车马费。马来西亚中医师公会主办的中华施诊所成立于1954年,以赠医施药、救助贫困为宗旨,不分种族,不问贵贱,免费提供中医、中药、针灸治疗,每年受惠者约3.6万人。
在马来西亚,药品属于商品,普通药物在超市、商店都能买到,繁华路段也有专卖药品的药房,店面上大大的“胡药房”或“邓药房”三字,路人很远就能看见。药品的价格比中国要高出很多,从中国进口的药品,特别是中药饮片,至少要比国内高一倍。有的药材商兼卖杂货,以增加资金周转。
马来西亚的这三种医疗模式,既各自独立运行,互不干涉,在客观上又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理论上讲,应该是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医疗服务,但老百姓还是感到不满意。“有什么别有病”竟然也成为当地华人的一句口头禅。医疗改革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司呈泉), 百拇医药
马来西亚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医疗体系呈多元化结构。既有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也有大财团控股的私立医院,还有慈善医疗机构,多种形式并存,满足社会各界人士的医疗需求。
政府举办的各级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体系中起主导作用,从中央到各州、县、区、乡村,都有政府举办的医院、卫生站所,这些医疗机构中科室齐全,设施先进,经费全部由政府提供。老百姓看病,只要花上1马币(约合人民币2.17元)挂号费,就可以免费检查、取药。如果看专科,挂号费则要5元马币。但政府医院病人较多,候诊时间长,一次至少要2~3个小时。如果运气不好,遇到的医生服务态度差,甚至是医疗质量不过关,也是无可奈何。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也很难得到赔偿。部分病人,尤其是华人,就诊首选私立医院或私人诊所。对于政府医院的医务人员来说,薪水要比开诊所少得多,只相当于同级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却没有公务员的特权、福利及其他利益。因此,政府医院很难留住高水平的医务人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政府规定,凡申请在马开业行医者,必须在政府医院服务2~7年。但是,这并非治本之策。一方面,这样导致高年资医生尤其是医术高超、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欠缺,另一方面,服务期满,医生的经验也丰富了,反而有利于自己开业。
, http://www.100md.com
在拥有150万人口的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有政府举办的中央医院和吉隆医院,以及几家专科医院。其他州则仅有一所综合性的州医院,远远满足不了民众就医的需要。因此,私立医院、私人诊所也就应运而生了。
大型私立医院有大财团投资控股,规模宏大,设施一流,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但他们对社会不承担什么义务,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惟一目标,因此,价格昂贵。有时候看一次病,做一次手术,连中产阶级都要心痛得直咂舌头。私人专科诊所以治疗某一脏器的疾病为特长,陈姓医师开设的心脏专科,门口的招牌上就简明扼要地写着“陈心脏”,李姓医师开设的脑病专科,则写着“李脑科”。因此,林妇科、王产科、周牙医、赵肛肠、马泌尿等诊所林立街道,不一而足。有的专科诊所还有手术室,可进行常规的外科手术。一个脓肿切开术收费500~800马币(中国山东省规定的收费标准是30元人民币),体表肿瘤切除手术要2000~3000马币,大型手术如开颅、开胸、开腹等,他们就要与某些医院合作,利润按事先的约定分成。医生的挂号费标准不一,一般在20~30元马币,稍有名气的则要50元马币,名医则要80~200马币,个别的甚至高达几千元,专门为少数富豪服务。由于专科诊所靠某一专病特色能吸引不少病人,目前已很少有人开全科诊所了。
, 百拇医药
除了以上两种医疗机构,老百姓就医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慈善医疗机构。
慈善医疗机构的挂号费一般是1马币,如果是特邀名医坐诊,则收取10马币。药品免费,剂量是3~4天的用量,如果是特殊包装,再加1元包装费。住院或手术治疗,还要象征性地收取一些其他费用,最多也就是几百元。
慈善医院是老一代慈善家开办的。坐落在吉隆坡市中心的同善堂医院是全马惟一的以华文命名的医院,是100多年前专为华人劳工设立的,至今已具备相当的规模。运转经费由慈善家们捐赠,雇员则领取与当地生活水平相适应的薪水。医师有的是雇员,有的是义务出诊,或象征性地领取一点车马费。马来西亚中医师公会主办的中华施诊所成立于1954年,以赠医施药、救助贫困为宗旨,不分种族,不问贵贱,免费提供中医、中药、针灸治疗,每年受惠者约3.6万人。
在马来西亚,药品属于商品,普通药物在超市、商店都能买到,繁华路段也有专卖药品的药房,店面上大大的“胡药房”或“邓药房”三字,路人很远就能看见。药品的价格比中国要高出很多,从中国进口的药品,特别是中药饮片,至少要比国内高一倍。有的药材商兼卖杂货,以增加资金周转。
马来西亚的这三种医疗模式,既各自独立运行,互不干涉,在客观上又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理论上讲,应该是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医疗服务,但老百姓还是感到不满意。“有什么别有病”竟然也成为当地华人的一句口头禅。医疗改革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司呈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