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0年第5期
编号:11024151
艾儒棣教授治疗脱疽之经验点滴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0年第5期
艾儒棣教授,1内治法,2外治法,3护理,4典型病例,5讨论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艾儒棣教授,是四川省著名的中医外科专家。艾教授曾师从于著名中医外科专家文塚之、张觉人、罗禹田等,深得真传,学验俱丰。笔者有幸入室伺医左右,聆听教诲,得益匪浅,现将导师治疗脱疽的经验点滴整理如下,以供同道参阅。

    关于脱疽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祖国医学早有认识。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汉代《神医秘传》:“此病发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并提出以四妙勇安汤治疗。导师提出脱疽乃肝肾内虚,寒湿外袭所致,属本虚标实,并将其分为以下4个证型,给予相应治疗。

     1 内治法

    1.1 寒湿阻络证

    患处苍白,发凉,喜暖畏寒,麻木疼痛,夜晚加重,步履不利,多行则疼痛加剧,稍歇则缓。舌质淡,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细或沉滑,趺阳脉减弱。以温阳散寒除湿、活血通络为治法,方用阳和汤加减:熟地黄30g,鹿角胶20g,桂枝15g,当归15g,威灵仙30g,血木通20g,北细辛10g,独活15g,地龙6g,甘草6g。

    1.2 气血凝滞证

    患处皮肤暗红,干燥,毫毛脱落,皮温降低,趺阳脉消失,酸胀刺痛,步履沉重乏力,舌质暗红,舌苔薄,脉弦或涩。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法,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