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缺口较大 生产尚待恢复——大黄价格有望突破10元
从2005年起,我国传统大宗药材大黄市场出现转机,现已走出低谷,销量明显增加,价格止跌回升,升幅较大,引起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的极大关注。对全国17家大型中药材市场的调查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大黄市场跌入谷底,在3元~3.5元(千克价,下同)的低价位上徘徊已长达7年之久,2005年以来,大黄价格开始逐步上涨,到今年3月底价格已上涨至6.5元~7元,是低谷时期的两倍。
大黄市场缘何走出低谷?价格上涨后是昙花一现还是持续走强?这是中药界诸多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
■用途逐步拓宽
大黄,别名香大黄、北大黄、南大黄、锦纹大黄、将军、马蹄黄等,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北大黄)、药用大黄(南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的根及根茎,产于甘肃、西藏、青海、陕西、宁夏、四川、湖北、湖南、山西、云南、贵州等地,其中甘肃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60%。此品野生与家种均有,以野生大黄、家种掌叶大黄、水根大黄供应市场。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等功效,传统多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吐血,衄血、咯血,咽喉肿痛,牙齿肿痛,解毒疮疡,烧烫伤以及淤血症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血清胆固醇等作用。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急性疸道感染、急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黄胆型肝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咽喉炎、牙龈脓肿、皮炎、湿疹、淋病、带状疱疹等。
, http://www.100md.com
由于大黄的药用价值很高,现已广泛应用于药物开发和中西医等临床。许多大中型制药企业用大黄开发生产了几百个品种的中成药,诸如: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百川丸、青宁丸、黄连清胃丸等等,这些产品投入市场后颇受消费者青睐,甚至成为市场上的抢手俏货,时常脱销断档。
除药用外,大黄如今还广泛用于保健、化工、饲料、酒类、饮料等多个领域,如排毒养颜胶囊、低度大黄酒、大黄饮料等,这些产品走俏日本、美国、德国及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并大量出口到港、澳、台地区市场。有统计数据表明,出口市场的年需求量以13%的速度递增,一些品种更是供不应求。
■产量连年降低
有关部门对大黄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从2000年至今7年的时间里,无论是产地的野生资源,还是人工种植的产品,大黄产量均呈现出逐年减产之势,且减幅不断增大。一是因为大黄野生资源日渐匮乏。2000年之前,主产区野生大黄存量较多,后因价格上涨至3元~4元,极大地刺激了产区农民和赋闲人员采挖大黄的积极性,每当春秋两季大黄成熟的季节,大批人员采取掠夺式的滥采滥挖,导致资源日渐减少,2005年野生大黄的产量较1999年减少80%以上,目前各产区的野生大黄已基本无货可供,市场供应多以人工栽培为主。原因之二是人工种植产量锐减。2000年以后,由于市场需求急剧降温,大黄价格降至2元左右,农民种植此品得不偿失,于是80%的农户弃种,致使大黄种植面积严重缩减,产量大幅下滑,由2000年之前的年产4,500吨~5,000吨下降至2005年的2,000吨~3,000吨,降至历史最低点。原因之三是自然灾害导致减产。近几年产区各地不断发生旱、涝、风、低温、热风等多种自然灾害,使大黄的产量急减,减幅约为20%。
, 百拇医药
■库存大幅下滑
上世纪90年代后,大黄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供求关系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导致产区各地库存急剧上升,最终形成爆满之势。其间,大黄产地收购价格下跌至1.5元~2元,跌至历史最低点,引起产区种植面积的大幅减少,产量急剧下降,并逐年下跌。从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供应市场的大黄完全依靠消耗库存,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05年。据产地报告,2005年底大黄库存已降至历年的最低点,有些产区如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已基本是零库存。但从2003年起,大黄的市场需求悄然变化,需求量逐年升温,而库存已消化殆尽,产区又无大货补充。如此一来,供需矛盾尖锐,缺口逐年加大,最终导致2005年大黄价格的明显上扬。近期对全国17家大型药市调查显示,从2005年下半年起,大黄市场的行情一路走高,由2004年的3元~3.5元上涨至2005年的4.8元~5.5元,今年一季度其价格再次上涨至6.5元~7元,涨幅较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上涨100%和27.27%。其价格涨幅之大,涨价范围之广,为历年所少见。
■后市持续走强
可以说,2005年~2006年是大黄的生产恢复期和价格上升期。当前,各大制药企业、药材饮片公司、医疗单位和保健品、食品、化工、饲料等各个领域对大黄的需求量都在上升,外商也频频要货。有人估计,2006年~2007年大黄的内销、外销年需求量将超过5,000吨,但社会总存量只有2,000吨~3,000吨,再加上大黄的生长周期为两三年,库存空虚使得“远水解不了近渴”,需求短缺,缺口逐年加大已成定局,短期难以缓解。因此,业界普遍人士认为,这些利好因素将使大黄后市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其价格会步步走高,价格将有望突破10元大关。
文/丁立威, http://www.100md.com
大黄市场缘何走出低谷?价格上涨后是昙花一现还是持续走强?这是中药界诸多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
■用途逐步拓宽
大黄,别名香大黄、北大黄、南大黄、锦纹大黄、将军、马蹄黄等,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北大黄)、药用大黄(南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的根及根茎,产于甘肃、西藏、青海、陕西、宁夏、四川、湖北、湖南、山西、云南、贵州等地,其中甘肃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60%。此品野生与家种均有,以野生大黄、家种掌叶大黄、水根大黄供应市场。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等功效,传统多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吐血,衄血、咯血,咽喉肿痛,牙齿肿痛,解毒疮疡,烧烫伤以及淤血症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血清胆固醇等作用。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急性疸道感染、急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黄胆型肝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咽喉炎、牙龈脓肿、皮炎、湿疹、淋病、带状疱疹等。
, http://www.100md.com
由于大黄的药用价值很高,现已广泛应用于药物开发和中西医等临床。许多大中型制药企业用大黄开发生产了几百个品种的中成药,诸如: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百川丸、青宁丸、黄连清胃丸等等,这些产品投入市场后颇受消费者青睐,甚至成为市场上的抢手俏货,时常脱销断档。
除药用外,大黄如今还广泛用于保健、化工、饲料、酒类、饮料等多个领域,如排毒养颜胶囊、低度大黄酒、大黄饮料等,这些产品走俏日本、美国、德国及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并大量出口到港、澳、台地区市场。有统计数据表明,出口市场的年需求量以13%的速度递增,一些品种更是供不应求。
■产量连年降低
有关部门对大黄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从2000年至今7年的时间里,无论是产地的野生资源,还是人工种植的产品,大黄产量均呈现出逐年减产之势,且减幅不断增大。一是因为大黄野生资源日渐匮乏。2000年之前,主产区野生大黄存量较多,后因价格上涨至3元~4元,极大地刺激了产区农民和赋闲人员采挖大黄的积极性,每当春秋两季大黄成熟的季节,大批人员采取掠夺式的滥采滥挖,导致资源日渐减少,2005年野生大黄的产量较1999年减少80%以上,目前各产区的野生大黄已基本无货可供,市场供应多以人工栽培为主。原因之二是人工种植产量锐减。2000年以后,由于市场需求急剧降温,大黄价格降至2元左右,农民种植此品得不偿失,于是80%的农户弃种,致使大黄种植面积严重缩减,产量大幅下滑,由2000年之前的年产4,500吨~5,000吨下降至2005年的2,000吨~3,000吨,降至历史最低点。原因之三是自然灾害导致减产。近几年产区各地不断发生旱、涝、风、低温、热风等多种自然灾害,使大黄的产量急减,减幅约为20%。
, 百拇医药
■库存大幅下滑
上世纪90年代后,大黄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供求关系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导致产区各地库存急剧上升,最终形成爆满之势。其间,大黄产地收购价格下跌至1.5元~2元,跌至历史最低点,引起产区种植面积的大幅减少,产量急剧下降,并逐年下跌。从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供应市场的大黄完全依靠消耗库存,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05年。据产地报告,2005年底大黄库存已降至历年的最低点,有些产区如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已基本是零库存。但从2003年起,大黄的市场需求悄然变化,需求量逐年升温,而库存已消化殆尽,产区又无大货补充。如此一来,供需矛盾尖锐,缺口逐年加大,最终导致2005年大黄价格的明显上扬。近期对全国17家大型药市调查显示,从2005年下半年起,大黄市场的行情一路走高,由2004年的3元~3.5元上涨至2005年的4.8元~5.5元,今年一季度其价格再次上涨至6.5元~7元,涨幅较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上涨100%和27.27%。其价格涨幅之大,涨价范围之广,为历年所少见。
■后市持续走强
可以说,2005年~2006年是大黄的生产恢复期和价格上升期。当前,各大制药企业、药材饮片公司、医疗单位和保健品、食品、化工、饲料等各个领域对大黄的需求量都在上升,外商也频频要货。有人估计,2006年~2007年大黄的内销、外销年需求量将超过5,000吨,但社会总存量只有2,000吨~3,000吨,再加上大黄的生长周期为两三年,库存空虚使得“远水解不了近渴”,需求短缺,缺口逐年加大已成定局,短期难以缓解。因此,业界普遍人士认为,这些利好因素将使大黄后市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其价格会步步走高,价格将有望突破10元大关。
文/丁立威,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