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18192
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从一项成果中体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路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66期
     我们在从事茜草科某中药防治菌痢的科研中,研制的抗菌痢药片曾畅销于国内外,并获得卫生部科学大会奖和省科技成果奖。通过此项科研,我们深切体会到,中西医结合研究应该提倡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与推陈出新的方法。

    1.洋为中用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的一大优势,它能取中西医结合之长,补中医、西医之短,故必然具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的不断发展过程。如我们在这项科研中,原只观察统计出院时的总疗效,但有人提出:“这段时间内的效果,是否也可为病人的‘自然疗能’所致呢?”于是我们又设计了“3日内有效率”的观测指标,连续观测4年一直稳定在92.5%~98.8%之间,且病人出院时粪便培养的阴转率几近100%,从而有力地证明抗痢片确实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不是“自然疗能”所致。通过研制,我们还使此新抗痢药的剂型由原来的冲服剂、汤剂、原生粉,逐步改进为浸膏、片剂、糖衣剂、注射剂(肌注、静注)和灌洗剂等,扩大了适应病症,提高了疗效,开拓了给药途径。这是“洋为中用”的例证之一。
, http://www.100md.com
    2.古为今用 中西医结合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这一真理。如抗痢片科研上马时,虽有不少治菌痢的王牌西药,但因大多具有副作用大、药源缺乏、药价昂贵、耐药菌株增多和复发率高等缺点,故有必要从中草药中另辟新途径。笔者研制的抗痢中药片,疗效显著而稳定、药源丰富,可就地取材、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安全度大、药费低廉,当时每天药费不到2角,且复发率低(低于2.4%)。这就可为某些地区解决缺医少药的困难,这是“古为今用”的具体例证之一。

    3.推陈出新 用辩证唯物论指导中西医结合,就可“推陈出新”,产生新概念新理论。我们在抗痢药科研中做到了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如我们在用抗痢药水浸液作抑菌试验时,发现其有效浓度须超过10%,若按此浓度作常规推算,则临床需每次用药高达1~2kg方能起效。然我们的多年临床实践证实,每次成人仅用1.5~2g即可见效。这说明过去习用的有关实验方法和公式得出的某些数据,在更高要求的中西医结合科研中不一定都符合客观实际,这就宜“洋为中用”,须根据临床观察的实际情况来校正,在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时促进现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在分析有关机理和结论时,亦宜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在解释抗痢新药的抑菌机理,有人认为是鞣酸的局部作用所致。但事实上,按照常规药量,抗痢新药在肠道内析出的鞣酸是较少的,且随着其注射剂的疗效被肯定,更有力地证明,其疗效不是鞣酸的单纯作用,而可能是其所含某种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的药效所致。
, 百拇医药
    工作中我们还体会到,即使是一味中草药,其所含成分也相当复杂。我们曾从此种抗痢单味新药中先后提析出5种单体或结晶,但却无一种有抑制菌痢和临床上使用的疗效。这提示,虽单味中草药研究,其成分和使用方法也并不单纯和一致。

    此外,通过临床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探索,如在新药的有关抑菌实验时,发现其水浸液不仅对各型菌痢有效,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脓性细菌、肠伤寒和副伤寒杆菌及某型肿瘤细胞株均有程度不一的抑菌或杀灭作用。在肠道菌痢的疗效观察中,发现有的兼有肠道滴虫病的病例,当其治愈后,肠道滴虫也多次复查为阴性。因而我们还曾用此抗痢片对化脓性细菌感染、肠伤寒、副伤寒、阴道滴虫、肠道滴虫以及某些肿瘤病例进行试治观察,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对沙门氏菌属所致的伤寒、副伤寒病例,口服与注射合用,疗效理想,且药价较氯霉素、合霉素低廉,也免除了其副作用之忧。对滴虫病,我们还先后制成灌肠剂及阴道栓剂,药效可靠,且药费仅为当时进口的灭滴刚的1/10。这说明,单味中草药,其治疗适应症并不单一而常较广谱。似此种一味中药,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抓住现象深入探索,常可使一个科研课题,除“正产品”丰收外,其“副产品”的收获也多喜人。

    多年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和医疗实践,以及对此课题的剖析,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沿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思路,发扬中医的特色,使中医的理法方药不断发展而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我国的中医药科研进展更快,成效更大。当然,在中西医结合中应注意做到古为今用,既不薄古,也不泥古;洋为中用,既不崇洋,也不拒洋;推陈出新,既要守成,更要创新。, 百拇医药(王明辉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