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口腔科 > 口腔颌面部炎症 > 面神经麻痹(面瘫、Bell麻痹)
编号:11118203
综合治疗面瘫心得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66期
     陈壮忠 陈海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

    面瘫是以口角(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的病症,又称口眼歪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均可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主。

    面瘫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症状、脑电图、脑CT可资鉴别。中枢性多由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引起,病灶对侧面下部肌肉瘫痪,而眼睑以上部位肌肉正常,多伴有偏瘫,预后多不好。周围性面瘫主要由面神经发炎麻痹引起,主要口颊部筋肉的症状、眼睑闭合困难。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

    本病多急性发作,常在睡觉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时有耳后疼痛,还可能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出现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至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
, http://www.100md.com
    临床上患者多有面部直接受凉史(特别是在夏天),如盛夏贪凉,睡觉、工作时,风扇、空调等直接吹向面部,或坐车船时脸部直接吹风,均可导致面瘫;也有继发于外感发热者,但总的以前者多见。

    治疗以祛风通络,疏调筋经为原则,针刺法取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选取攒竹、四白、阳白、太阳、颊车透地仓、翳风、承浆、内关、水沟、迎香、合谷、足三里等穴。面部诸穴均采取平补平泻,恢复期加灸法、电针法、拔罐等。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深、过重,取穴不宜过多,以轻刺、浅刺、透刺为主,不宜使用电针、温针,肢体远端的穴位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足三里施行补法,合谷施行平补平泻法,余穴均用泻法。治疗期间配合红外线照射,疗效显著。中药多以牵正散、大秦艽汤、五积散合上祛风行气药口服治疗,效果明显。

    治疗期间避免风寒,面部可配合穴位敷贴、热敷、理疗及按摩,注意保护患侧眼睛,使角膜、巩膜免受尘沙等异物伤害。

    本病如在急性期及时坚持综合治疗,预后良好,7天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患者十之八九能恢复,部分患者能完全治愈。如若延误治疗或者断断续续治疗则预后较差,甚至可能导致面神经萎缩瘫痪。一般而言,由无菌性炎症导致的面瘫预后较好,而由病毒导致的面瘫(亨特面瘫),预后较差,如果3个月至半年内不能恢复,多留有后遗症。
, 百拇医药
    典型病例

    李某,男,36岁,深圳人,工人,2006年6月21日就诊。自诉昨晚睡觉时因天气闷热,出汗多,睡觉时开风扇吹风一晚,今早起来发现右侧眼睑不能闭合,嘴巴歪向左侧,右边脸部感觉麻木,偶有眼皮跳动、面部疼痛感,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偏紧数,二便调。

    诊断为周围性面瘫,属风寒证。汗出则腠里疏松,风(寒)邪乘机入侵经络,导致面部经络痿废瘫痪而发生面瘫。治疗以祛风通络、疏调筋经为原则,处以针刺,红外线照射,内服中药,同时嘱其用热毛巾于每晨、晚自敷脸部,用温开水洗脸冲凉,注意避开风扇、空调直接吹脸,忌口辛辣。选穴阳白、四白、地仓透颊车、承浆、迎香、合谷,捻转进针,平补平泻,外加红外线照射,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方选牵正散合五积散加减口服,处方如下:白附子15g,僵蚕15g,全蝎9g,川芎12g,当归6g,白芷9g,茯苓15g,苍术15g,制半夏9g,泽泻12g,麻黄6g,细辛3g,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七日后病人病情大有好转,眼睑已能正常启合,嘴巴仍略有歪斜,无疼痛,药已对症,针已对法,嘱其遵前法,续治七天,基本恢复正常。,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