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2857
社区医疗“西学东渐”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0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78期(总第2333期 2006.07.10)
     英国全科医学专家近日受邀来穗参观交流,有关人士认为,这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与国际接轨的有益尝试

    7月初,来自英国皇家全科学院的成员贝格兰博士受广州医学院及广东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邀请,来到广州市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基地、广州市社区康复示范点、西关国医馆以及由农村卫生站转型而来的荔湾区中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地参观交流。随行的广州市荔湾区卫生局助理调研员陈建平向记者透露,“此次邀请国外全科医学教育专家进行系列讲座,在广东省还是首次。”

    实践“两个加强”

    在以妇幼保健为主打特色的荔湾区东氵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这个约2200平方米的院舍,贝格兰博士感叹道,这样大的社区中心相当于英国一所中型医院的规模。

    他介绍说,英国社区医疗机构的规模一般不大,只有五六名全科医生。社区居民看重全科医生的服务特色,每一位社区居民都会选择一名全科医生做家庭医生,而且这可能是一种终生的联系;社区居民通常都会将自己的病情、症状先以信件或打电话的方式告诉医生,约定时间后再上门就诊,极少有排队看病的情况。贝格兰博士还提到在他自己工作的社区,5名医生要负责8500位居民的日常保健医疗。“除了微不足道的处方费用外,社区居民医疗完全免费。当然,这部分公共开支是在公民税收中体现出来的。”
, http://www.100md.com
    与贝格兰博士进行交流的钟南山院士表示:“英国社区医疗做得很出色,社区居民95%的病都在社区解决。”然而,英国模式培养一名社区全科医师需要长达10年的时间,中国不可能照搬。钟南山院士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立足疾病的早诊早治。要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一是加强社区医院医疗设备等硬件的建设,二是加强社区医生队伍的建设。”

    照搬国外模式不现实

    据今年5月广州医学院举办的一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目前广州市110多家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中,超过8成的医生学历在大专以下,其中60%的医生为中专学历。有关人士因此分析,我国要全盘复制英国培养全科医生的模式不太可能。

    不久前,英国皇家医学院全科医学会国际项目部主任嘉斯•马宁博士应邀来华时介绍说,在英国,每个医学院校都有一个拥有全科医学硕士学位的教务长管理全科医学学生的培养工作。医学院校基本都设有全科医学教育内容,本科毕业的学生要想成为合格的全科医生,要先在专科医院实习1年后到政府注册,然后接受3年的实践学习,其中1年在专科医院,2年在社区诊所,最后参加国家举办的类似中国执业医师考试的全科医生资格考试。没有通过考试的学生只能改行或等待下一次考试。与英国不同,目前我国各大医学院校极少设置全科医学这一专业方向,执业医师考试中也没有全科医学这一项。
, 百拇医药
    将全科医生比喻成“健康保镖”的广东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主任王心旺告诉记者,为解决全科医生人才缺失问题,3年前,广东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挂靠在广州医学院,承担起全省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培训采取脱产、半脱产以及继续教育三种方式。他谈到:“通过近3年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目前广州市已有1万名临床医师转岗为全科医师。按有关规定,最迟到今年底,广东所有全科医师都要持有《广东省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才能上岗。”对于这种岗位培训,贝格兰博士赞赏说,全科医生通过终生的继续教育可以不断学习和提高,从而做好社区医疗服务。

    对于我国社区医疗机构急需引进大量本科以上学历全科医师的现状,王心旺认为应从本科学生中培养全科医师。“医学院学生从一入学就明确培养方向是做社区全科医师,大学毕业后到大医院工作两三年,然后进入社区,踏踏实实地在基层做出成绩来。现在很多医学院的学生挤破头争着进大医院,社区医院却无人问津。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相对落后、待遇不佳,他们的发展空间受限,但大学生不愿进社区的情况必须改变。”
, http://www.100md.com
    向国外专家借脑或成趋势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医疗诊所、医务室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正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逐步形成。同时,国家建立了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广泛开展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等预防保健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尽管如此,发源于英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在中国仍处于初创阶段。王心旺表示,希望通过类似与国外全科医学教育专家面对面的机会,将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成功经验、亮点和品牌与国外专家做充分交流,吸取国外先进经验,从而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28期, 百拇医药(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