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功能不全,1辨证分型治疗,2临床研究,3实验研究,4问题与展望,【参考文献】
慢性心功能不全(CHF)是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长期以来中医药治疗心功能不全积累了不少经验,临床确有良好的效果。随着对CHF的病理、生理、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对该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兹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CHF的概况综述如下。1 辨证分型治疗
王素琴[1]根据患者体质不同,并结合心悸、喘证、水肿、积聚的病因病机,将心衰分为气虚血瘀型、气虚阳虚型、水泛心肺型、气阴两虚型、气血两虚型,治疗以益气活血、温阳化饮为基础,基本用药为党参、丹参、泽兰、北五加皮、半夏等,随证加减。田芬兰教授[2]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心衰分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心阳不足、气阴两虚等,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活血、温阳活血、益气养阴活血等不同方法。唐蜀华[3]认为心之气阳亏虚为本,血瘀、水饮为标,心衰主要沿循气阳亏虚←→瘀血阻滞←→水饮停蓄←→气阴亏虚的螺旋式发展演变,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治以温阳利水、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不同方法。毛春燕[4]认为本病心、肺、脾、肾虚衰是本,湿、浊、瘀血内停为标,外邪引动为诱因,治以降浊活血化瘀为基础,分别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立方。吴勉华[5]在总结周仲瑛教授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是心衰的基本病机,阴阳俱损,但总以阳虚为主,兼阴虚,并提出以通阳活血化瘀为主,兼以益气养阴为主方。黄春林等[6]根据多年临床治疗心衰的经验,将心衰分为气阴两虚证,心脾两虚、饮邪犯肺证,心肾阳虚证,心阳虚脱证四型,分别以益气养心予生脉饮加味,以益心健脾、温化痰饮,予生脉散合苓桂术甘汤或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真武汤加减,以温阳利水,予生脉散苓桂术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真武汤加减,以回阳救逆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先用参附注射液注射或静脉滴注,再用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口服,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2 临床研究
2.1 中医组方临床加减治疗 葛素娟[7]选择86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补气益心汤)观察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变化,其结果pH、PaO2、PaCO2、SaO2、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凝血因子、血细胞比容,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张洁等[8]将60例心衰患者按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黄羊白鹿饮温补心阳,兼活血行水,28天为一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情况、心电图、胸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9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