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6年第10期
编号:11026401
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的治疗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6年第10期
心力衰竭,1心衰的病因,2病理学进展,3心力衰竭中的神经体液及细胞因子,4心衰时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5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6心衰中心律失常的处理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在足够静脉回流条件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的心搏出量减少足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或有赖于充盈压升高的病理状态。心力衰竭是一综合征,它是多种心脏疾病自然发展的终末阶段,也是极为常见而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对此类病人的死亡调查显示:一旦心力衰竭确诊,病人5年生存率仅有25%~38%,而且男女成活时间仅分别为1.7年和3.2年。据统计,半数以上的心力衰竭病人是死于心脏性猝死,其中大多数是由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所致。虽然不同病因导致的心力衰竭的预后和死亡率各不相同,但心脏猝死的发生率与左室心功能呈明显相关。下面就心力衰竭及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它们的治疗进展加以阐述。

    1 心衰的病因

    引起心衰的常见病因为冠心病占52%、高血压病、特发性心肌病各占13%、心瓣膜病占10%、酒精性心肌病占4%。

     2 病理学进展

    早在20世纪40年代认为心力衰竭是液体在体内的潴留,60年代则认为是由于泵功能障碍所致的液体潴留,80年代认为泵功能障碍是由于神经性激素异常所致。

    3 心力衰竭中的神经体液及细胞因子

    血流动力学异常可引起一系列神经体液因子的调节,它们在心衰病理生理的早期以某体代偿机制出现,但随着病程的进展,过度的代偿其副作用可使心衰进行性加重,最终使心衰成为难治或不治。

    心力衰竭伴下列神经体液因子的升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