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患者不明原因频发室性早搏的围麻醉期处理
频发性室性早搏严重干扰机体的循环功能,尤其是对于孕产妇,由于怀孕本身可使患者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因而,此类患者围麻醉期相对危险系数较高,应引起麻醉医师的高度关注。我院自2002年以来成功地对31例此类患者实施了麻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ASAⅠ~Ⅱ级,心功能Ⅰ~Ⅱ级,年龄20~41岁,体重60.2~117.5kg,31例患者术前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发现心脏器质性改变,均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麻醉方式均选择连续硬膜外腔麻醉,穿刺点选择L1~2或L2~3,而且术后均采用病人自控镇痛技术。
1.2 麻醉方法 患者以平车入手术室,开通上肢静脉,与麻醉前预先用2%利多卡因1~2mg/kg静脉缓慢注射同时吸入2~3L/min氧气。左侧卧位下行硬膜外腔麻醉,穿刺点选择L1~2或L2~3,麻醉满意后手术开始,术中静脉维持乳酸林格液。根据心率、血压的变化随时给予相应的药品以维持生命体征的相对稳定状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麻醉前、手术中、手术后心电图出现室性早搏次数、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参数,用于临床分析。
2 结果
31例患者在麻醉前给予利多卡因处理后,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均出现明显减少,而且有8例室早消失,23例为偶发,效果较为满意。术中生命体征较为稳定,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仰卧位综合征,经紧急处理,将手术床左倾20°~30°。阿托品0.5mg,麻黄碱10~15mg,2~3min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范围。
3 讨论
早搏次数超过5次/min的室性早搏称为频发室性早搏[1]。导致频发室性早搏,病因有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水、酸碱紊乱、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麻醉药及心血管药物使用不当等[2]。我们将非上述原因导致的循环基本稳定和无明显不适症状频发室性早搏成为不明原因频发室性早搏,由于频发室性早搏容易发展为室颤,因此,围麻醉期应慎重行事。其危险性远远超过偶发性室性早搏患者的麻醉处理。
31例病人均采用连续硬膜外腔麻醉方法,此种麻醉方法对机体影响较小,尤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小。为近年来国内外施行剖腹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止痛效果可靠,麻醉平面和血压的控制较容易,控制麻醉平面不超过胸8,宫缩痛可获解除,宫缩无明显抑制,腹壁肌肉松弛,对胎儿呼吸循环无抑制[3]。由于硬膜外腔应用利多卡因后可有部分进入血液循环,从而使血液中利多卡因达到一定的有效浓度,对室性早搏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因此静脉不需要利多卡因维持输注即可以完成手术。本组病人的麻醉经过虽属安全,但是必要的抢救药物及器械应准备齐全,以防不测。
综上所述,原因不明的频发室性早搏的孕产妇实施麻醉前利多卡因的预处理和选择连续硬膜外腔麻醉,可使患者的心电图由频发性室早变为偶发性甚或消失,安全度过围术期。但围术期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应及时做出必要的处理。
【参考文献】
1 郭继鸿.心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8-437.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15-2116.
3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8.
作者单位:301800 天津,天津市宝坻中医院麻醉科
(编辑:海 涛), 百拇医药(郑玉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ASAⅠ~Ⅱ级,心功能Ⅰ~Ⅱ级,年龄20~41岁,体重60.2~117.5kg,31例患者术前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发现心脏器质性改变,均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麻醉方式均选择连续硬膜外腔麻醉,穿刺点选择L1~2或L2~3,而且术后均采用病人自控镇痛技术。
1.2 麻醉方法 患者以平车入手术室,开通上肢静脉,与麻醉前预先用2%利多卡因1~2mg/kg静脉缓慢注射同时吸入2~3L/min氧气。左侧卧位下行硬膜外腔麻醉,穿刺点选择L1~2或L2~3,麻醉满意后手术开始,术中静脉维持乳酸林格液。根据心率、血压的变化随时给予相应的药品以维持生命体征的相对稳定状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麻醉前、手术中、手术后心电图出现室性早搏次数、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参数,用于临床分析。
2 结果
31例患者在麻醉前给予利多卡因处理后,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均出现明显减少,而且有8例室早消失,23例为偶发,效果较为满意。术中生命体征较为稳定,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仰卧位综合征,经紧急处理,将手术床左倾20°~30°。阿托品0.5mg,麻黄碱10~15mg,2~3min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范围。
3 讨论
早搏次数超过5次/min的室性早搏称为频发室性早搏[1]。导致频发室性早搏,病因有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水、酸碱紊乱、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麻醉药及心血管药物使用不当等[2]。我们将非上述原因导致的循环基本稳定和无明显不适症状频发室性早搏成为不明原因频发室性早搏,由于频发室性早搏容易发展为室颤,因此,围麻醉期应慎重行事。其危险性远远超过偶发性室性早搏患者的麻醉处理。
31例病人均采用连续硬膜外腔麻醉方法,此种麻醉方法对机体影响较小,尤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小。为近年来国内外施行剖腹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止痛效果可靠,麻醉平面和血压的控制较容易,控制麻醉平面不超过胸8,宫缩痛可获解除,宫缩无明显抑制,腹壁肌肉松弛,对胎儿呼吸循环无抑制[3]。由于硬膜外腔应用利多卡因后可有部分进入血液循环,从而使血液中利多卡因达到一定的有效浓度,对室性早搏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因此静脉不需要利多卡因维持输注即可以完成手术。本组病人的麻醉经过虽属安全,但是必要的抢救药物及器械应准备齐全,以防不测。
综上所述,原因不明的频发室性早搏的孕产妇实施麻醉前利多卡因的预处理和选择连续硬膜外腔麻醉,可使患者的心电图由频发性室早变为偶发性甚或消失,安全度过围术期。但围术期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应及时做出必要的处理。
【参考文献】
1 郭继鸿.心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8-437.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15-2116.
3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8.
作者单位:301800 天津,天津市宝坻中医院麻醉科
(编辑:海 涛), 百拇医药(郑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