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鞘磷脂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
【关键词】 神经鞘磷脂;血脂异常;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
1临床资料
200406/200508就诊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脂异常的患者,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不同分为:总胆固醇(TC)升高组110(男53,女57)例,平均年龄57岁;甘油三酯(TG)升高组70(男31,女39)例,平均年龄54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组90(男40,女50)例,平均年龄57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偏低组39(男19,女20)例,平均年龄53岁. 对照组来自同期健康体检者49(男26,女23)例,平均年龄54岁. 根据199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为标准,具有下列一项者为血脂异常:TC>5.20 mmol/L, TG>1.69 mmol/L, LDLC>3.12 mmol/L,HDLC<0.91 mmol/L. 神经鞘磷脂(SM)采用酶法测定[1],TC, TG, LDLC和 HDLC测定为临床常用的酶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比较用Dunnet t检验.
2结果
TC, TG, LDLC升高组、HDLC偏低组和对照组的SM(mg/dl)及异常血脂的检测结果(表1).表1各组SM, TC, TG, LDLC, HDLC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血脂异常患者S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unnett检验结果:TC升高组S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4, P<0.05);TG升高组S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0, P<0.001);LDLC升高组S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3, P<0.05);HDLC偏低组S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0, P<0.001).
3讨论
已知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AD)发生的危险因子. HDLC与CAD发生呈负相关,TC, LDLC与AS和CAD发生呈正相关. 本实验发现血清SM浓
(河南大学: 1神经生物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2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河南 开封 475001, 3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中心), 百拇医药(石渊渊,杨瑞生,谷敬丽,蒋宪成)
1临床资料
200406/200508就诊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脂异常的患者,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不同分为:总胆固醇(TC)升高组110(男53,女57)例,平均年龄57岁;甘油三酯(TG)升高组70(男31,女39)例,平均年龄54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组90(男40,女50)例,平均年龄57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偏低组39(男19,女20)例,平均年龄53岁. 对照组来自同期健康体检者49(男26,女23)例,平均年龄54岁. 根据199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为标准,具有下列一项者为血脂异常:TC>5.20 mmol/L, TG>1.69 mmol/L, LDLC>3.12 mmol/L,HDLC<0.91 mmol/L. 神经鞘磷脂(SM)采用酶法测定[1],TC, TG, LDLC和 HDLC测定为临床常用的酶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比较用Dunnet t检验.
2结果
TC, TG, LDLC升高组、HDLC偏低组和对照组的SM(mg/dl)及异常血脂的检测结果(表1).表1各组SM, TC, TG, LDLC, HDLC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血脂异常患者S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unnett检验结果:TC升高组S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4, P<0.05);TG升高组S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0, P<0.001);LDLC升高组S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3, P<0.05);HDLC偏低组S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0, P<0.001).
3讨论
已知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AD)发生的危险因子. HDLC与CAD发生呈负相关,TC, LDLC与AS和CAD发生呈正相关. 本实验发现血清SM浓
(河南大学: 1神经生物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2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河南 开封 475001, 3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中心), 百拇医药(石渊渊,杨瑞生,谷敬丽,蒋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