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06125
失眠的六大心理因素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3日 《当代健康报》 2006.07.13
     主任医师 刘东

    在临床上,由生理、疾病、药物及饮食因素所导致失眠的人数远远少于由心理因素所导致失眠的人数。心理学家归纳总结,目前导致人们失眠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六种:

    怕失眠心理: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虑”的现象,即晚上一上床就担心自己睡不着,或尽力让自己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

    大家知道,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节律。“怕失眠,想入睡”的本意是想入睡,但这种想法的本身却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更加失眠。

    梦有害心理:不少自称失眠的人,不能正确地看待梦,认为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人还误认为多梦就是失眠。这些错误的观念往往使人焦虑,担心入睡后会再做梦。这种“警戒”心理,往往会影响人们睡眠的质量。

    其实,科学已经证明,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梦中重演白天的经历,可有助于记忆,并把无用的信息清理掉。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有害的是那种认为“做梦有害”的心理,使人产生了心理负担。

    自责心理:有些人在失利后会感到内疚和自责,经常在脑子里重演过失的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做出妥善的处理。由于白天事情多,自责和懊悔的情绪会稍轻,到夜晚则容易不自觉地“徘徊”在自责和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从而久久不能入眠。

    期待心理:是指人们因期待某人或某事,担心睡过头误事,而出现的早醒现象。比如:倒班工人在上夜班时,常于晚7时睡觉,因害怕迟到而睡得不踏实,常常只能睡上1~2小时就惊醒,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早醒的习惯。也有些人在晋升、考试、分房等结果快要公布前,常常因处于期待的兴奋状态而难以入睡。

    童年创伤心理的再现:有些人由于童年时经历丧失父母、恐吓、重罚等创伤,到了黑夜便常常因为害怕而久久不能入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虽然可以逐渐好转,可一旦受到某种类似儿童时期的创伤性刺激后,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童年时期的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从而出现童年时期的失眠现象。

    手足无措心理:有的人受到突发事件的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常常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以致晚上睡觉时也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始终处于进退维谷、举棋不定的焦急状态中。,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