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文化研究
编号:11131582
安宁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8日 《中国医药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名话出自《诫子书》,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修身之道,与其在《隆中对》中论述的三分天下治国之道一脉相承。淡泊就是《黄帝内经》中的倡导的“以恬淡为务”,也就是说,摒弃本能欲望与后天强加的人为意志,才能让先天本性自然显现。上回介绍了安定,今天说说安宁,“安”安不再赘述,重点说说“宁”字。

    现在简体字的宁,本读zhi,是“贮”的本字。宁的繁体字是“寧”,从“宀(mian)”,代表家居;从“心”代表心情、心神;从“皿”代表吃饭的碗盆;从“丁”代表儿女。组合起来表述了一种安居、足食、子归、心安的状态。反过来说,居无定所,游离失所算不得宁;有居无家,比如鳏寡孤独,未婚离婚也算不得宁;没有饭吃算不得安宁;没孩子或孩子远游不归也算不得宁;没孩子或孩子远游不归也算不得宁。简单的一个“宁”字,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幸福观,即对安居、团圆、稳定、祥和的企盼,兼具了回归、安定的意思。

    古人把子女回家探望父母称为宁,如果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父母,就被称为“归宁父母”(《诗·周南·葛覃》)“。又如:宁省(探望年长的亲属),宁亲(省亲),宁觐(返里省亲)。《水浒传》二十四回中有:“只把唐牛儿…刺配五百里外,干连的人,尽数保放宁家。”宁家就是回家。
, http://www.100md.com
    父母去世,孩子回来守父母之丧也被称为宁。《汉书·衰帝纪》中说:“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又如:宁丧还家,宁告(古代官吏告假奔丧),宁考(亡父)。

    宁还有回归以后安居、不变的意思,也就是安定或使之安定的意思。成语鸡犬不宁的意思是鸡犬不回窝,再者就是闹腾的意思。类似的词汇还有宁内(安定国内)、宁民(安民,使人民安定)、宁家(使家庭安定)、宁乱(平息灾祸战乱)、宁亲(使父母安宁)、宁边(使边境安定)。这种用法大概和国人长期形成的心态有关,在外总觉得不安全、漂泊不定,只有回家才觉得安定。

    诸葛亮说的宁静是修身、齐家之道,在安居乐定、丰衣足食、子孙环绕的祥和平静的状态下谋求长远,也许是长期治国,也许是养生长寿,这与中医理论是完全一致的。

    中医认为,宁不仅是一种客观实际,更重要的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五脏关系和谐类似于人有家;心包、心脏坚固,类似于人有居,可以保护、安藏心神;精气充溢,滋养心神,类似于人有饭吃;心神内剑的时候,描述的可能是心神外越的人,在临床上表现为极度的敏感,甚至可以听到很远距离人的谈话,严重的还会出现幻听、幻视;可能是魂飞魄散、失魂落魄的人,这些人神情恍惚、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乖张、言语无序;也可能是恐惧、惊疑的不安状态;或者是经脉阻滞、心神失养的极度疲惫状态;或者是鹊巢鸠占、邪鬼人主的疯癫状态。

    所以,收摄魂魄是魂魄是宁神的主要目的。比起安神、定神,宁神要困难的多。古代巫医有招魂的仪式和法术,比如《离骚》的巫咸降神,《招魂》的巫阳下招等。屈原自称“我有迷魂招不得”后,自杀身亡。以针刺十三鬼穴;使用龙骨、朱砂驱邪;用艾灸关元鼓舞精无,灸神阙、巨阙、神门开放门户,收摄心神;重用“安精神、定魂魄”的人参,都是治疗心神不宁的有关效方法。, 百拇医药(徐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