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相关资讯
编号:11118501
琐谈凉茶(四)——凉茶“申遗”成功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72期
     凉茶业的发展也颇为坎坷。2005年某凉茶因含有夏枯草(夏枯草未列入卫生部的药食共用物品名单中),因而被告上法院。2006年有关单位在广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称有52种广东地区常见中草药可促癌,由于中草药与凉茶的英文名称有近似之处,报道上失准确,演变成广东凉茶会促癌,社会上出现了一场风波。由此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对凉茶的技术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后来凉茶又列入了粤港澳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凉茶的“申遗”成功,表明了岭南历代先人传承下来的自我防治暑湿病的独特方法——喝凉茶,终于获得国家和社会的肯定和承认,乃为可喜可贺的盛事。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饮料通则》意见稿,将凉茶纳入植物饮料一类,从而使凉茶得到了定位和纳入管理,这将促进凉茶业的健康发展。

    凉茶与一般饮料有相同的作用可解渴。但主要的是它有较明显调节身体、预防暑湿的作用。制作凉茶的原料多是既属于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凉茶的配方和使用需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凉茶并非常喝健康,中医药专家提出“适度喝凉茶”、“凉茶不能随意喝”、“喝凉茶也要对症下药”、“阴虚不可喝凉茶”、“喝凉茶不当更容易中暑”等建议。再一方面凉茶的推广需要宣传产品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这些内容如何恰当易懂地表述,将涉及到凉茶的定位。

    凉茶是历史留下,为公众所共识,深入人心的传统名称,将凉茶归入植物饮料,恐难被理解和接受。植物饮料是用植物提取物制作的,制作凉茶的植物是有明显的中药属性,考虑到中药与植物提取物的关系,一直是中医药界存在的一个敏感话题,似凉茶不归入植物饮料较妥。

    凉茶是多种含义融合的名称,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物质使然。要纳入国际上清晰、明确、规范的分类名称的确十分困难,且有削足适履之嫌。故可否考虑单独设置凉茶饮料一类,凉茶就是凉茶,指的是有消暑、清热、祛湿作用的民间夏天饮料,可包括菊花茶、冬瓜茶、苦瓜茶、金银花茶、竹蔗(甘蔗的一种)水等,当然也包括创新的品种。如此可完整保存凉茶的原貌和特色,相关内容也可以从文化遗产角度特定的表述。不必拘泥于国际接轨,且尚能彰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据媒体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凉茶榜上有21家凉茶企业,及这些企业拥有18个品牌54个秘方和术语。除了入选凉茶外,其他的配方可能无法再称凉茶了,而叫“植物饮料”。在老百姓心目中,夏天喝凉茶与端午节吃粽子一样简单,都是传统习俗。本是同祖同宗同根生的凉茶,倘若榜上有名的称凉茶,榜上无名的只能称植物饮料,未免失之偏颇。其实传统的小凉茶铺更富有浓厚文化遗产的韵味。有些现代化的凉茶品种,与其强调是文化遗产不如明确是对传统凉茶的开发、提升和创新较为恰切,且更有意义。

    凉茶是民间的,也是中医药学的;凉茶是历史的,也是今天和明天的;凉茶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社会效益,也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笔者是岭南人,喝凉茶长大的,在此琐谈凉茶,有望凉茶一路走好,一路走旺,走向世界。, 百拇医药(陈长洲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