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6年第4期
编号:11121897
温胆排石汤治疗糖尿病并胆石症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首席医学网》 2006年第4期
     糖尿病病人常合并胆石症。本文通过自拟温胆排石汤治疗该病86例疗效观察,发现能提高疗效,糖尿病总有效率为84.9%,胆石症总有效率为86.1%。提示温通胆腑法是治疗消渴的一个有效的新方法,值得探讨和研究。现将86例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同时符合ADA糖尿病诊断标准,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的糖尿病合并胆石症患者:(1)空腹血糖<11.1mmol/L,餐后2h血糖<20mmol/L;(2)CT检查:胆囊结石<10mm×10mm,胆总管结石<10mm;(3)症状体征:右上腹或上腹部不舒、胀痛,或右胁、剑突下压痛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86例患者中男36例,女50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68岁,平均(48.3±19.7)岁。糖尿病病史最短6个月,最长8年,平均(4.7±4)年,胆石症最短1个月,最长6年,平均(4±2.1)年,所有病例均无酮症酸中毒及肝肾病史。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在治疗期间继续口服原降糖药,加服下方:茵陈20g,大黄18g,枳壳15g,郁金15g,姜黄15g,白芍18g,炒栀子18g,黄连10g,金钱草20g,赤芍20g,云苓20g,地肤子18g,车前子18g,甘草5g。气虚加人参、黄芪;胁痛加莪术、元胡;恶心加半夏、竹茹;口苦加胆草、黄芩。每日1剂,8~12周为1个疗程,全部病例均于治疗前后查空腹及餐后2h血糖,螺旋CT(美国GEHiSpeed Dx/i)。

    1.3 结果

    1.3.1 糖尿病疗效判定标准及结果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较治疗前下降50%,或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空腹血糖减少30%~50%,或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空腹血糖减少<30%,或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结果:显效20例,有效5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4.9%。

    1.3.2 胆石症疗效判定标准及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临床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影像学检查结石消失;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影像学检查结石明显减轻达1/2以上,或结石变小在1/2以上者;有效:症状和体征有减轻。影像学检查结石较治疗前减轻或变小者;无效:症状和体征有减轻或无变化,影像学检查,结石无改变者。结果:临床治愈12例,显效30例,有效3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6.0%。

     2 讨论

    糖尿病人常合并胆石症。张宇虹等应用B超检测24例糖尿病患者胆囊,发现胆囊结石发生率为29.2%[2]。De Santis等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生率在胆石症病人中为11.6%,而在非胆石症病人中仅为4.8%[3]。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糖尿病人所存在的胆囊运动障碍是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4]。红霉素、胆囊收缩素(CCK)等具有促使胆囊收缩的作用,可改善糖尿病人胆囊运动功能[5,6]。尤其是胆囊收缩素,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存在密切关系[6],并且具有潜在的糖尿病治疗作用,已成为开发治疗糖尿病新药的一个方向。

    祖国医学为本病属于“消渴”、“胆胀”之范畴。通过观察,我们认为此类患者病情多见热证,其病位在肝胆、脾胃,其病机以脏腑郁热、通降失常等为多见。胆为中清之腑,“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汁”,胆汁泄于小肠以助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动功能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若少阳枢机不利,脾胃运化失常,精汁通降不畅,久郁蕴热,精汁浓缩,而为结石;热燔肺胃,先为消渴。方中以茵陈利胆清热为君,大黄通降腑气,郁金疏肝解郁为臣,辅以栀子利三焦,陈皮、枳壳行气导滞,白芍柔肝缓急,姜黄配郁金化郁行气,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胆热、疏肝郁、降腑气、柔肝阴、止消渴之功效,气机调畅,诸症消失。

    中医传统治疗消渴多以益气养阴温阳为主,《内经》以往未见从胆经论消渴的记载,所用药物多为人参、黄芪、桂枝、麦冬、花粉、山萸肉、枸杞子等,胆经药物未在治疗消渴的药物之列。近年来有学者报道茵陈蒿具有双胍类药物的降糖作用[7],但为动物实验,未见临床研究。我们应用具有利胆作用方剂排石汤治疗糖尿病合并胆石症者,不但取得了较好的排石效果,其血糖亦达到了较好控制,提示通降胆腑法是治疗消渴的一个有效新方法。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其可能具有胆囊收缩样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38-141.

    2 张守虹.糖尿病合并胆囊病变的B超诊断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3):206-207.

    3 De Santis A.Gallstones and diabetes:a casecontrol study in a freeliving population sample.Hepatology,1997,25(4):787-790.

    4 武建军,苏内林,秦二平,等.糖尿病人胆囊收缩功能观察.临床肝胆病杂志,1998,14(4):244.

    5 Fiorucci S,Bosso R,Morelli A.Erythromycin stimulats gallbladdar emptying and motiv relase by atropinsensitive pathnays.Dig Dis Sci,1992,37:1671.

    6 Bucceri AM,Calogero AE,Brogna A.Gallbladder and gastric emptying:recationship to cholecystokininemia in diabetics.Eur J Int Med,2002,13:123-128.

    7 潘竟铿,刘广南,刘惠钝.茵陈蒿对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中药材,1998,21(8):408-411.

    作者单位: 1 272501 山东汶上,汶上县妇幼保健院

    2 250101 山东济南,济钢总医院CT室

    (编辑:丁 薇), 百拇医药(朱来典,侯代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