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 2006年第3期
编号:11122096
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6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首席医学网》 2006年第3期
     我科2004年4月至2005年10月用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门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120例,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4个月至7岁。全部患儿均有突然发热,拒食,舌腭弓、扁桃体、咽腔疱疹,病变局限于咽峡部,局部淋巴结无肿大,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无异常淋巴细胞。年长儿诉咽痛、头痛。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血白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别。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用更昔洛韦(丽珠集团湖北科益药业有限公司制造)5mg·kg-1.d-1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用病毒唑10~15mg·kg-1.d-1加入5%~10%葡萄糖中静滴,每日1次。两组其他对症治疗相同,5~7天为1疗程。

     2 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退热时间分别为1.5±0.7d,3.0±1.0d;疱疹消退时间2.2±0.8d,4.1±1.2d。两组平均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 论

    更昔洛韦作为一种新的广谱抗DNA病毒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进入宿主细胞后,由敏感病毒诱导的一种或多种细胞激酶磷酸化为更昔洛韦三磷酸,其在病毒感染细胞内的浓度是非感染细胞的10倍,并通过两种方式抑制病毒复制:①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②直接渗入病毒DNA终止病毒DNA链延长。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柯萨奇病毒为RNA小病毒,我们用更昔洛韦治疗,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更昔洛韦的副作用有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下降,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厌食、腹泻、肝酶升高等。本组仅发现个别有胃肠道副作用,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故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1.咸宁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湖北 咸宁 437100;2.孝感市中心医院儿科), 百拇医药(彭曙辉,余秀红,陈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