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贵州中医药改革发展新格局
贵州作为中药资源大省,拥有中药品种4290种(居全国第四位)、民族药物1500种;全国重点普查的363个重要中药品种,贵州有326种,占89.8%,全省中药资源蕴藏总量为6500万吨。为此,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省中医药事业实践,将我省中药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医疗卫生工作有序发展的重要动力,更好地维护城乡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已成为我省中医药行业和医疗卫生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
一、深入挖掘我省中药资源潜力,精心打造贵州中药强势品牌
在已发现的我省中药资源中,植物药有3924种、动物药有289种、矿物药有77种。我省的道地药材有几十个品种;已建成有规模的道地药材种植基地有16个,种植面积达114.5万亩,产量达8000多吨。丰富的野生药用资源和大量的人工栽培药用植物,为我省中药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参与中药开发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所等16个重点中药研究开发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贵阳中医学院等21所大专院校和8家民办中药、民族药研究机构,共同构成了我省中药材和中成药生产技术、工艺、质量控制以及中药的筛选、制剂研究、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临床评价等研究的基础平台。
, 百拇医药
到目前为止,全省获国家批准的新药31个;开发出近400个具有贵州特色的中药、民族药物,其中国家标准的民族药154个;并经多方努力,培育出一批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功能独特、市场潜力大的强势产品,其中一些单品种药物年销售额过亿元。2000年~2005年,全省以中药、民族药为主体的医药工业产值从33亿元增加到85.84亿元,年递增32%。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中药生产企业已完成GMP改造。
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把中药产业作为发展特色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富民兴黔的战略举措。2005年9月23日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贵州省发展中医药条例》,做出了确保中药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决定,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增强了保护和开发中药资源的稳定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同时,我省“十一五”规划指出,支持以民族药为重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注重中药材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加快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发展有竞争力的民族制药产业群。并制定一系列扶持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发展基金,省级技改资金每年安排1500万元,用于支持中药产业化、中药现代化。力争5年后,全省中药产业实现产值140亿~160亿元,培育1~2个年产值超过30亿元、2~3个年产值超过10亿元、20~30个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中药和民族药企业,培育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品种10~15个。
, 百拇医药
二、改革中医骨干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
中医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说到底,就是要靠人才尤其是骨干型人才的脱颖而出、熠熠生辉。目前,我省现有中医执业医师3896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884人,主要的教育、培养模式还是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
我省根据中医教育的实际情况,在《贵州省发展中医药条例》中,对培养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人才做出了一系列明确规定,与此同时,省卫生厅还对全省700多名中医药人员组织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问题能力培训、对70多名中医专科人才和300多名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加强了针对性和操作性培训,着力提高了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的规范化水平和中医师的诊疗水平。我省通过中医科研立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6项,整理出版了《中华本草苗药卷》、《布依族医药》等民族医药专著。同时,在改善人才培养环境和培训机制的基础上,突出苗医皮肤科、中医呼吸科、中医甲状腺病等特色专科建设,使国家、省、地级中医药重点专科达到25个,数十项中医特色诊疗方法得以推广,中医临床服务能力实现了较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加强中医名院、名科和名医队伍建设,力争经过一段时期努力,建成几个中医治疗技术精湛、现代诊疗手段先进的中医名院、特色专科,扩展中医诊疗范围、提高中医治疗率,并选拔和培养一批医德高尚、技术过硬的名中医,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
, 百拇医药
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适应新时期医疗卫生工作大局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医药工作,认真贯彻落实200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继续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适应新时期医疗卫生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
一是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作用。各地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能,认真落实《关于在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全程参与新增试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方案的制订、修订和具体实施。把符合条件的中医医院列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把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补助范围,把必需的中成药和中草药纳入基本用药目录。并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体系建设,鼓励城市中医药人员到农村工作,鼓励城市中医医疗机构支持帮助农村中医药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利用当地中医药资源,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采用质优价廉的中医诊疗技术,尽量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同时,大力加强农村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 百拇医药
二是加强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我们将与相关机构积极沟通协调,把中医药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中医药资源配置。
三是继续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做好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工作。组织一批事业心强、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药人员,进行联合攻关,积极开展运用中医药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可行性研究,加大运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研发力度,巩固和发挥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和干预亚健康等方面优势,争取在中医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实际疗效上有重大突破。
四是立足实际,多管齐下,切实增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能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核心,以建设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中医服务网络为目标,大力整合我省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资源,实现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人才培养,构建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继续收集、抢救、挖掘和整理中医药、民族医药古籍文献;建立中医药、民族医药综合信息数据库,融合现代中医药研究成果,不断提高我省中医药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并加大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有关科研院所、中药生产企业加大合作开发力度,缩短研发周期,实现中药研究成果产业化、规模化,不断增强我省在中医药研发和药品生产领域的强势地位,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链形成。, 百拇医药(何崇远 贵州省卫生厅厅长)
一、深入挖掘我省中药资源潜力,精心打造贵州中药强势品牌
在已发现的我省中药资源中,植物药有3924种、动物药有289种、矿物药有77种。我省的道地药材有几十个品种;已建成有规模的道地药材种植基地有16个,种植面积达114.5万亩,产量达8000多吨。丰富的野生药用资源和大量的人工栽培药用植物,为我省中药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参与中药开发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所等16个重点中药研究开发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贵阳中医学院等21所大专院校和8家民办中药、民族药研究机构,共同构成了我省中药材和中成药生产技术、工艺、质量控制以及中药的筛选、制剂研究、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临床评价等研究的基础平台。
, 百拇医药
到目前为止,全省获国家批准的新药31个;开发出近400个具有贵州特色的中药、民族药物,其中国家标准的民族药154个;并经多方努力,培育出一批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功能独特、市场潜力大的强势产品,其中一些单品种药物年销售额过亿元。2000年~2005年,全省以中药、民族药为主体的医药工业产值从33亿元增加到85.84亿元,年递增32%。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中药生产企业已完成GMP改造。
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把中药产业作为发展特色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富民兴黔的战略举措。2005年9月23日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贵州省发展中医药条例》,做出了确保中药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决定,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增强了保护和开发中药资源的稳定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同时,我省“十一五”规划指出,支持以民族药为重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注重中药材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加快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发展有竞争力的民族制药产业群。并制定一系列扶持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发展基金,省级技改资金每年安排1500万元,用于支持中药产业化、中药现代化。力争5年后,全省中药产业实现产值140亿~160亿元,培育1~2个年产值超过30亿元、2~3个年产值超过10亿元、20~30个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中药和民族药企业,培育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品种10~15个。
, 百拇医药
二、改革中医骨干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
中医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说到底,就是要靠人才尤其是骨干型人才的脱颖而出、熠熠生辉。目前,我省现有中医执业医师3896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884人,主要的教育、培养模式还是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
我省根据中医教育的实际情况,在《贵州省发展中医药条例》中,对培养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人才做出了一系列明确规定,与此同时,省卫生厅还对全省700多名中医药人员组织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问题能力培训、对70多名中医专科人才和300多名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加强了针对性和操作性培训,着力提高了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的规范化水平和中医师的诊疗水平。我省通过中医科研立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6项,整理出版了《中华本草苗药卷》、《布依族医药》等民族医药专著。同时,在改善人才培养环境和培训机制的基础上,突出苗医皮肤科、中医呼吸科、中医甲状腺病等特色专科建设,使国家、省、地级中医药重点专科达到25个,数十项中医特色诊疗方法得以推广,中医临床服务能力实现了较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加强中医名院、名科和名医队伍建设,力争经过一段时期努力,建成几个中医治疗技术精湛、现代诊疗手段先进的中医名院、特色专科,扩展中医诊疗范围、提高中医治疗率,并选拔和培养一批医德高尚、技术过硬的名中医,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
, 百拇医药
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适应新时期医疗卫生工作大局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医药工作,认真贯彻落实200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继续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适应新时期医疗卫生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
一是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作用。各地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能,认真落实《关于在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全程参与新增试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方案的制订、修订和具体实施。把符合条件的中医医院列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把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补助范围,把必需的中成药和中草药纳入基本用药目录。并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体系建设,鼓励城市中医药人员到农村工作,鼓励城市中医医疗机构支持帮助农村中医药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利用当地中医药资源,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采用质优价廉的中医诊疗技术,尽量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同时,大力加强农村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 百拇医药
二是加强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我们将与相关机构积极沟通协调,把中医药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中医药资源配置。
三是继续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做好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工作。组织一批事业心强、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药人员,进行联合攻关,积极开展运用中医药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可行性研究,加大运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研发力度,巩固和发挥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和干预亚健康等方面优势,争取在中医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实际疗效上有重大突破。
四是立足实际,多管齐下,切实增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能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核心,以建设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中医服务网络为目标,大力整合我省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资源,实现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人才培养,构建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继续收集、抢救、挖掘和整理中医药、民族医药古籍文献;建立中医药、民族医药综合信息数据库,融合现代中医药研究成果,不断提高我省中医药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并加大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有关科研院所、中药生产企业加大合作开发力度,缩短研发周期,实现中药研究成果产业化、规模化,不断增强我省在中医药研发和药品生产领域的强势地位,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链形成。, 百拇医药(何崇远 贵州省卫生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