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50390
中医药与现代科技在碰撞中闪现生命火花(3)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27日
     因此尽管多年来许多著名专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而“证的本质”这一研究工作仍没有可以直接提供临床使用的成果出现。也就是说寻找“证”这一功能对象的结构基础的努力远远没有获得成功。

    优势与挑战

    综上所述,现代科技背景与中医学在科学规范上存在根本的差异,面对这一差异应采取何种对策曾有过许多设想。恽铁樵、张锡纯的“衷中参西”实际上是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的医学翻版,时至今日无论CT还是核磁共振都不能给中医以“肾阳虚”、脾气虚”的图像。可见规范不能“接轨”,“为用”谈何容易。建国初期提出的“中医科学化”,其症结不在于中医是否科学,而在于现代科学的规范并不能“化”中医学的规范。“中西医结合”也因为规范的根本差异,“结合”只能在矛盾中摸索。

    至于“中医现代化”的愿望,如果理解为中医学与当代科技背景融为一体,那就必须达到两种理论信念的通达、两种科学方法的整合、两种科学对象的兼容,即两种科学规范的融合或“基因重组”。笔者认为,如果把以中医学为代表的古代科学视为第一代科学的话,那么近代与现代科学仍只是第二代科学,而完成上述规范“融合”的科学则是崭新的第三代科学。这种“融合”将是一次伟大的科学革命。然而这一设想在目前还只是美好的远景。
, http://www.100md.com
    那么,面对现代科技背景的强烈反差,中医当何以自处呢?笔者认为,中医同道应当首先从反差中看到中医学自身的价值。中医学的规范“基因”虽然是古老的,但却不是现有第二代科学的规范“基因”所能同化、所能取代的,这就是它的“特色”所在与价值所在。“万绿丛中一点红”虽然不免有“茕茕独立,形只影单”之慨,但“动人春色”却正在这“一点”之上。

    其次要认识到中医学的规范不仅在解决“常规问题”时仍有其现实的实用性,而且在新领域的开拓中仍有其生命力。因此中医同道要切实地深入地学习它、研究它、运用它,在临床与科研中真正坚持中医学的对象、方法与理论信念和概念体系,即“发扬中医特色”。发扬中医特色的主张似乎谁也不会反对,但做起来却有种种困难,其原因就在于中医学并不能孤立于当代科技背景之外,它的“特色”与背景的色彩时时处于掩映、干涉、变幻之中,因此无论是继承还是发扬都只能在这一大前提下进行。许多中医老专家之所以对“中西医结合”心怀疑虑,对后学的继承不力忧心忡忡,其原因就在于不满于背景色彩干扰下中医学术的变形、失真以及对传统学术的轻率否定。例如中风之为脑血管病现在已成常识,由此而否定“中风”这一病因似也顺理成章,进而致力于中药抗血栓研究亦为势所必然。但是“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疗效实为古今临床所证实,由此却可以反证“中风”之因并不可轻易抹煞,认真观察“小续命汤”的疗效并阐明其机理,岂不是更符合传统规范?岂不是对传统学术的发扬有更大的意义?可见两种思路反映了背景与中医本色的矛盾,也说明在背景色彩的强烈影响下要做到不“迷失自我”并不容易。又如,在从血液流变学角度研究“瘀血证”时,因为“高滞状态”与“血液运行不畅”的文字极其相似,于是将二者等同起来,使本质不同的中、西医概念互换,而出现无病不瘀血,无药不活血化瘀的混乱情况,这也是背景色彩与中医本色相互干扰的结果。
, http://www.100md.com
    由此可见,背景的色彩无处不在,任何一个中医都不可闭目塞聪地拒绝它,“不承认”它,而只有在矛盾中不断加深对自身规范的认识,才能真正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第三,要看到第二代科学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向整体化发展,科学发展的潮流正沿着整体-还原-整体的螺旋形轨迹前进,面临着科学方法与科学对象的整体论“回归”,中医学正可顺应这一趋势,主动向这一科学革命的大势靠拢,并从中汲取营养与活力。

    第四,要以开放的态势,迎接知识背景的挑战,不回避质疑,不回避“冲撞”,不怕被“发掘”,不怕被“同化”。因为规范的差异只能在革命中融合。

    综上所述,当我们认清了当代中医学是处在现代科技知识背景下这一事实,对比了两种规范的根本区别,看到了两种规范相融合的困难与前景,那么就可以居高临下地认识有关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发扬中医特色等种种问题,就可以对这些问题持一种科学的态度。而站在中医的立场来说,坚持和发扬固有的规范特色,面对背景反差,科学地分析和对待矛盾,开放地迎接挑战,以促进中医学术的进步与发展。, http://www.100md.com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