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50388
中医药与现代科技在碰撞中闪现生命火花(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27日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生发展都是在一定科技知识背景下进行的。在古代,中医学赖以发生发展的科技知识背景,就其哲学层次而言是“阴阳二元论”,就其方法论而言是整体方法,就其特征而言是对宏观世界的整体协调与和谐。在这样一种知识背景下衍生出来的古代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乃至人文科学,都具有上述共同的“基因”。

    在古代科技知识背景下诞生的中医学,其科学规范即深深打上传统的历史印记--“阴阳学说”成为它的理论信念。也就是说中医学企图将人的生理、病理的全部现象纳入“阴阳论”的理论模式中。这样一来“负阴抱阳”、“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的整体的人,就成了中医学的科学对象。由此而引伸出的阴阳论的整体方法、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五行论的系统方法就成为中医方法论的基本特点。理论信念-科学对象-科学方法构成了科学规范,而这一科学规范的“胚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在5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发展成了中医学这一科学之树。

    在1840年以前,中医科学之树是生长在中国古代科技之林中的,它与它的科技背景是融为一色的。但是自16世纪以来在西方以弗朗西斯?培根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实践,引发了一场深刻的科学革命。由原子一元论的理论信念、还原论的科学方法和机械论的科学对象构成的科学规范,以其无限生机繁衍出了崭新的近代科技之林,并迅速播散全球。于是古代物理学、天文学、化学、数学等几乎所有的传统科学都被近代科学之林所取代,惟有中医学却如历经第四纪冰川的水杉树一样,顽强地生存在东方大地上。
, 百拇医药
    当今日的中医学环顾四周时会发现,科技之林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有的近代科技之树在科学规范这一“基因”上都与自己格格不入。如果说现代科技知识背景是“一片翠绿”的话,那么中医学就成了“万绿丝中一点红”,它们的色彩与背景已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色彩的反差源于“基因”的反差,因此中医学与现代科技背景的全部矛盾都可归结为科学规范的矛盾。由此引起的“衷中参西”、“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发扬中医特色”等命题,都只是这一矛盾在科学群体中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折光而已。就像生活在今天的中医师不能拒绝电脑一样,中医学也不能拒绝现代科技知识背景的质询与挑战。笔者试图归纳其主要问题与同道商榷。

     原子一元论还是阴阳二元论

    当代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都是建立在原子一元论的理论信念之上的。例如M.玻恩在《我这一代的物理学》一书中所述:在本世纪初“物理学的目的即在于把一切现象简化为遵守牛顿定律的粒子运动”。又如某些学者所断言的:“对生命现象的真正解释应该建立在对构成生物机体基本单位的微粒子的研究上。”不言而喻,当代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种种技术科学的成就,都使原子一元论这一哲学观念得到了科学的本体论的验证。于是科技知识背景就向中医学质询:阴阳二元论具有本体论的依据吗?
, 百拇医药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只是古代哲人的一种对自然、宇宙的预测。显然中医学据此观察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以及“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生理、病理的宏观表象,并且可以据“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的疗效来确证,但这种“证-效关联”现象并未能触及本体论。

    现代医学的分析方法在打开人体时“阴平阳秘”的整体就已不复存在,但是在其开拓的每一个层次与侧面又都给中医学带来一些阴阳论的素材。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内分泌系统的正反馈与负反馈。α受体与β受体、CAMP与CGMP等等,说明在人体的生理病理运动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拮抗的对立统一形成(结构或功能)几乎无往而不在。这样,阴阳论就似乎在更深的层次找到其本体依据。但是在现代医学体系中,上述结构与机制只被作为生命体系的一种控制论技术来看待,它们并不起到“生杀之本始”的主导作用。由此而联想到“自然辩证法”的提出与发展。辩证法是一个哲学范畴,恩格斯创立“自然辩证法”实质上是期望从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中去寻找辩证法的本体论依据。
, 百拇医药
    虽然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辩证法提供了种种新的素材,但辩证法的原理与自然科学的根本规律之间仍然有很大的距离。

    本世纪早期,一批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在深入研究物理学的根本问题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哲学的根本问题。如哥本哈根学派在对光的波粒二象性进行量子力学解释时提出“并协性原理”,并且认为“并协”的概念在东方古代哲学中早已有类似的表述。量子论的先驱波尔甚至相信,并协性原理对其他学科,特别是生物学将会有巨大的意义,而为了最终了解生命本身是什么,就必须首先找到那些支持物质的生命集体的基本并协性关系。在这一主张的影响下,一批年轻的物理学家转而投身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为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中坚力量。虽然并协性原理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新的发展,但通过物理学与生物学这一段史话却可以看出,物理学在追求“原子论”的“一”(即所谓“基本粒子”)时,却通过并协性原理出现了向“阴阳论”的“二”的沟通。上面这段话似乎已离题太远,但笔者想表述的是:中医的阴阳二元论虽然还没有本体论的根本依据,但科学的发展却展现了两种根本对立的理论信念相沟通的曙光。, http://www.100md.com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