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61214
'94前输血者一定查丙肝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31日 《健康时报》 2006.07.31
     新闻背景: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现的丙肝病人数,已从2003年的2万多人,上升为2005年的近6万人。传染病专家发出呼吁,1994年前输过血的人都应该做丙肝检查。由于目前在中国,丙肝尚没有被列入常规体检,加上患上丙肝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很多丙肝患者仍未被发现,耽误了治疗时机。

    1989年前没“丙肝”这个词

    为什么1994年前输过血的人都应该做丙肝检查呢?说来您可能不信,在1989年以前,世界上还没有“丙肝”这个词儿。

    据徐道振教授介绍,在1989年以前,世界医学界没有“丙肝”这个概念。如果感染的不是甲肝也不是乙肝,就叫“非甲非乙型肝炎”。直到1989年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个新型的肝炎病毒后,世界病毒学会把这个病毒正式命名“丙型肝炎病毒”。而在找到检测方法之前,丙肝已悄悄蔓延了数十年。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我国的丙肝感染率大约是3.2%。估计目前至少有3600万至4000万丙肝患者和丙肝病毒携带者,而大多数感染者对自己的状况一无所知,很多病人确诊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
, 百拇医药
    在我国,丙肝的规范检测方法是从1993~1994年开始普及的,所以在1994年之前,输血,或者用血制品,是否有丙肝病毒,谁也不知道。

    张鸿飞教授回忆道:“那个时候我记得,有些患血友病的孩子,必须输入凝血因子(参与止血过程的成分)这些东西,当时输的是进口的,数量不多,价格却很高,家长都争先恐后地给自己孩子输,那时世界上还没有检测丙肝的方法。结果后来发现这批输了输血因子的孩子有一些感染了丙肝,而且很多人都发病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见到我就哭了起来。原来,他们3岁多的小孙子得了肺炎,为了给孩子增强抵抗力,就输了血浆,结果输了以后就感染了丙肝。两位老人后悔不已,觉得特别对不起孩子的父母,哭着求我救救孩子……虽然这是件很悲痛的事,但幸运的是,他们及早检查出来了。因为丙肝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丙肝病毒比乙肝病毒更容易被清除。”

    丙肝隐蔽性到底有多强?

    传染病专家之所以强调1994年前输过血的人都应该做丙肝检查,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丙肝没有很明显的临床症状。
, 百拇医药
    徐道振教授告诉记者,丙肝的患者中只有25%的人有症状,而75%的人没有任何症状。丙肝病毒对肝脏破坏是非常隐蔽的,很多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功能检查经常表现为正常,所以容易被漏诊。但是人体一旦感染丙肝病毒,转化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几率比感染乙肝病毒高——医学研究表明,在丙肝慢性感染者里,如果不进行早期的及时治疗,大概有60%~80%的病人会发展成慢性肝炎。加上丙肝的症状不明显,使人们忽视就诊,更容易因此耽误了治疗。久而久之,慢性丙型肝炎会逐渐缓慢地产生肝纤维化,发展至肝硬化,个别人会发生肝癌。由于丙肝的隐秘性强,病程比较慢,尤其是幼年感染的人,有的要20年甚至30年后才有症状,所以有人称丙肝是“隐性的杀手”。

    张鸿飞教授给记者讲了她接诊时遇到的两件事:北京的一名初中生,在一次体检中被检查出感染了丙肝,家长十分不解地问大夫:“我们孩子怎么可能患了丙肝?他能吃、能喝、能睡、能跑、能玩儿,在体育方面是特长生……”体育项目能拿到特长,可想而知这名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多好。还有一名高二的学生,打了五六年的乒乓球,打得特别棒,学习也非常好,却查出了丙肝,但查出后还是活蹦乱跳的,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所以,张鸿飞教授特别提醒:凡是有过输血史、拔过牙的、预防注射没有用专用针管的人(尤其是1994年以前),都可能是感染丙肝的高危人群,定期做检查就更为重要。如果第一次丙肝抗体检查为阴性,应该在6个月后再做一次丙肝抗体检查,以确保无“漏网之鱼”。
, http://www.100md.com
    口对口喂孙子喂出了丙肝

    丙肝主要通过血液、破损皮肤、黏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因此,曾有过输血、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胃镜检查、针灸、穿孔器具,以及有过不洁性生活史,或者曾经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文眉、穿耳环孔等皮肤黏膜创伤性操作的人,都有可能感染丙肝。

    “客观地说,拥抱、接吻、吃饭是不会传染的,因为这些都属于消化道传播而非血液传播,但是我要强调的一点是,接吻不传染丙肝的前提,是接吻者双方的口腔都没有任何破损,也就是说口腔黏膜屏障完整的情况下是不传染的。假如要是有溃疡,那可就很难说了。”张鸿飞教授说,很多人不注意生活细节,都可能增加丙肝传染的几率和范围。

    解放军302医院曾经接诊过一个只有10个月的小丙肝患者,他是怎么被感染的呢?原来他的姥爷是胃癌患者,做胃部分切除时,输血感染上了丙肝。姥爷特别喜欢外孙子,天天抱着,而且习惯把食物嚼完了后喂到他嘴里,认为庋『⒈冉先菀紫峁驼饷锤腥旧狭恕!靶『ⅲ陡鲈驴汲鲅赖剑?0个月,喜欢乱咬东西,很容易咬伤自己的嘴巴,要是再赶上个患丙肝的、黏膜屏障也不是很完整的姥爷口对口喂东西,就容易导致把丙肝传染给孩子。”
, 百拇医药
    张鸿飞教授指出,在欧美国家90%以上的丙肝是输血传播的,因为他们的卫生条件、生活习惯、医疗行为、医疗规范都比较好,堵住了丙肝其他的“传播之路”,而在我国,非输血传播占的比例比欧美国家要高,这就要靠我们自己、社会、医疗机构共同降低这个概率。输血传播丙肝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但是非输血传播这部分,我们为什么不去避免呢?所以我们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1994年后输血者也别大意

    任何病毒类疾病的消灭——比如麻疹、水痘,最根本的消灭办法就是注射相应的疫苗,但是丙肝目前还没有疫苗。

    张鸿飞教授告诉记者,她前年跟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做实验的时候发现,我们国家的试剂盒还达不到美国的标准(包括特异性和敏感性)。所谓试剂盒就是检查抗体需要的试剂材料。用试剂盒打个比方:就像捞饺子用的漏勺,美国使用的是比较细一点的,捞上来的“饺子”漏下去的少,而我们使用的没有人家的细,漏下去的“饺子”就比较多,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输血都有风险。“因此我们特别呼吁,医生要严格掌握创伤性的操作,能不做创伤性操作的尽量不做,血制品的检测要严格控制,提倡自体输血。另外,及时发现丙肝的最好办法就是体检——包括肝功和丙肝抗体,看看病毒是不是阳性,一年花上二三十元,图的是心里踏实。”

    针对有关媒体“丙肝发病率逐年提高”的报道,徐道振教诒硎荆淙晃?国目前丙肝的人数上升较快,但是确切地说,不是发病率在上升,而是发现率在上升,也就是说,新发现的丙肝患者多是以前的感染者,而新感染的增加人数还是较少的。徐道振教授希望媒体能够正确报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百拇医药(何佳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