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50251
中药行业要耐心培育 避免自杀式改良(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2日 第一财经日报
     国际市场--期待国家制定自主产业标准

    在西方主流市场,中国的中药尚未获得“名分”,只是以功能性食品(Dietary Supplement)或另类疗法的身份出现,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药品(Drug)。

    周俊杰介绍,在美国,FDA药品认证的思路还是单方药或很小的组方药,而且耗时长久,药理及临床需要8~12年,每个药品平均投入8亿~10亿美元。和黄药业有两个项目在做二期临床,“投入相当大,不过看的是未来前景。”

    三年前,和记黄埔在欧洲收购了第二大医药连锁店,将来若有药品通过欧盟审批进入主流市场,就可以有渠道上的后盾。另外,公司还在英国伦敦开设了“SEN(森)”中药店,采用多种方式推广中医药文化,建立品牌。现在已有5家门店,去年实现了盈亏平衡。

    中药的国际化道路殊为不易,毕竟在西方社会处在边缘化的地位,“开发国外市场,可能三五年都很难盈利。”
, http://www.100md.com
    “民族的东西要走向世界,不光要有民族性,还需要国家强大的概念和有力的推广。”周俊杰觉得,从长远来看,中国日益崛起的国家形象会增强中药的国际接受度,但目前缺乏自主的、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的产业标准,难免仰人鼻息。

    “如果我们国家能潜心花费较长的时间,执行连贯的政策,建立更有说服力、安全可控的标准,由国家在国际上进行推广,会走得比较远。”在他看来,中药标准应该是确保疗效和安全性的一整套规范。

    比如日本的汉方药中典型的“小柴胡汤”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重点在于传达给顾客一个可信的标准--对其中六味药的种植条件、采集时间、含量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描述,比如种植的位置会具体到北纬东经的度数,给人安全可信的印象,而且有着可控的安全标准。

    目前我国出口的原料和中间体占绝大部分,中成药只占国际市场3%~5%的产值,大都处在低端市场,而国际传统医药市场却被产自日本、韩国的“洋中药”占据,洋中药提供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检验数据,这正是我们所缺失的。
, 百拇医药
    这也给国内中药企业的产业集中度提出了挑战。目前国内有6000多家制药企业,低水平的重复仿制和恶性竞争难免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甚至在国际市场上令中药蒙羞--前些年有国内中药企业出口的产品被发现农药、重金属超标,以及不久前有关中药注射剂的风波,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产业清理确有必要。

    从长久来看,执行更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练好内功并在国际上大力推广,是中药产业国际化路径所依。

    微观运营层面的可行之道

    “这两年是整个行业的调整期。”周俊杰觉得。

    行业竞争同质化,依靠价格手段竞争难以胜出,也无法持续。对主流中药企业而言,应该在管理上找出更多腾挪的空间。周俊杰认为,企业要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应该在大画面上把握几个关键节点:有效的产品、强健的品牌、完善的销售网络。
, http://www.100md.com
    “国际上主流的制药企业,最主要的投入针对研发,产品往往难以替代,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过目前在国内,以仿制药居多,创新型的研发非常有限。”周俊杰介绍。他认为,价格的政策不应一刀切,对原创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药品应鼓励创新。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审视,有两点需要加强:品牌策划能力和销售队伍执行管理系统。后者主要通过流程化的运作规范行为。

    在塑造产品形象时,中药在保健、养生、康复和亚健康方面的作用应被突出。另外还可以在剂型上进行改良和创新,如微粒丸、软胶囊、皮肤给药、舌下含服崩解等,能更加迎合现代顾客的需求。

    周俊杰回忆,李嘉诚先生曾告诉他,中药行业要耐心培育,不要企图挣快钱。,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