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中药(100)蛤蚧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4日
>
蛤蚧 Reptile Phrynosoma 为壁虎科动物蛤蚧 除去内脏的干燥品。又名仙蟾、大壁虎。形似壁虎而大,喜居山岩坡壁,石洞裂缝,屋宇檐下或树洞中,昼伏夜出。多产于广西、云南等省,近几年他省亦有引种饲养繁殖。全躯均入药用,仅取其尾者,名“蛤蚧尾”,功效较著。性微温,味咸,入肺、肾二经。
《本草纲目》谓其“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是一味温壮佳品。功用:⑴补肺润肾;⑵定喘止嗽;⑶益精助阳;⑷温壮下元。凡肺痿咯血,咳嗽喘促,久病体虚,面目浮肿,年老呃逆,消渴,经闭,阳萎,遗泄,腰痛折伤等属于虚寒症者,均可用之。临床常用于慢支、肺结核、哮喘、性神经衰弱、经闭等症。
药理实验证明:蛤蚧之提取物给雄小白鼠注射后,其前列腺、精囊、提肛肌之重量,均有所增加,而呈雄性激素样作用;同时,还可看到蛤蚧之乙醇浸出物给雌小白鼠注射后,可使其交尾期延长;杀死后,看到卵巢、子宫肥大,与注射雌性激素相似。去势鼠注射蛤蚧乙醇注射浸膏后,可使其交尾期再出现。本草说它“通月经”(《大明本草》)、“益精血,……助阳道”(《本草纲目》)、“大助命门相火”(《本草求真》),与今之实验结果不谋而合,这说明古代医
者曾对此作过深入实践和细致观察。
本品性辛微温,常配养阴药同用。凡阴虚肺燥,或肾经有湿热,或相火炽盛者,均宜慎用。
入药多作丸散剂,每次量为0.3~0.6克,日2~3次。
蛤蚧,可以入席,可以药用。明代《本草纲目》记载:“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又说:“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赢,功同羊肉。“
蛤蚧性味成,平。有小毒。入肺、肾经。主要药物功效是补肺益肾,纳气,定喘。虚劳肺痿、咯血,早泄阳痿,神经衰弱,肺结核,虚弱性喘咳,心脏性喘息,面浮身肿等疾患。
民间还常用鲜蛤蚧与猪肉或其他肉类一道煮吃,用以滋阴补肺。如精制蛤蚧汤、清蒸蛤蚧、红烧蛤蚧等,味道鲜美,并具有滋阴壮阳,健脑补虚之功效。目前各地还将蛤蚧开发制成多种中成药,如蛤蚧精、蛤蚧补肾丸、蛤蚧定喘胶囊、蛤蚧大补丸、蛤蚧酒以及其他药品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摘自:《药膳食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