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炎 > 慢性胃炎
编号:11132815
浅谈慢性胃炎实验研究的相关指标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6年第7期
慢性胃炎,1抗幽门螺旋杆菌(Hp),2保护胃黏膜方面,3调节胃肠道功能方面,4调节免疫机制,5补充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6其他,7结束语,【参考文献】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或萎缩性病变。故又称为“慢性胃黏膜炎”或“胃黏膜病”。其病理变化多局限于胃黏膜层,病变实质主要是再生改造,最后可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并可伴有肠上皮化生的癌前组织学病变。中医虽无“慢性胃炎”之说,但类似本病临床表现的描述却详见于历代文献“胃脘痛”、“腹胀”、“痞满”、“呕吐”等病症中。

    本病为常见、多发性疾病,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尤其临床前实验对此病的研究很多。在中西药上对该病的诊治都有了一些突破,但无论基础治疗还是机制上的实验研究,大体上的研究思路如下:(1)抗幽门螺旋杆菌(Hp);(2)保护胃黏膜方面;(3)调节胃肠功能方面;(4)调节免疫机制;(5)补充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6)其他[1]。现就这几方面研究的相关指标简述如下。

     1 抗幽门螺旋杆菌(Hp)

    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根除Hp既能提高治愈率又能防止复发,故已成为实验研究中的重要参考指标。判断Hp阳性的指标一般方法有:(1)尿素酶试验;(2)胃黏膜涂片Gram染色;(3)胃黏膜涂片Gimesa染色;(4)Hp的分离培养;(5)胃切片Warthin-Starry染色;(6)13C-尿素呼气试验;(7)血液Hp抗体测定等。

    由于在胃内取样点的不同,有可能导致Hp假阳性的结果,所以确认Hp阳性结果必须是两种以上不同类实验方法为阳性时才可判断Hp结果阳性。

     2 保护胃黏膜方面

    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胃本身有它的一套屏障防御机制。胃黏膜的屏障包括胃黏膜表皮上皮层、黏液屏障;胃黏液-碳酸氢盐;胃黏膜血流;前列腺素及胃的跨膜电位差等[2]。

    2.1 胃黏膜表皮上皮层、黏液屏障

    (1)胃黏膜厚度测定(黏膜固有层厚度、表面上皮层厚度、PAS(+)胃体层厚度、黏液层厚度)。

    (2)糖蛋白、氨基己糖含量测定∶胃黏液屏障是胃的防御机制之一。胃黏液的性质直接影响对胃的保护作用。而胃黏液的粘滞性和凝聚性与糖蛋白和磷脂有关,直接测定糖蛋白可反映胃黏液的情况,糖蛋白一般采用阿尔新兰显色法;由于糖蛋白的分解产物是氨基己糖,所以还可测定氨基己糖的含量来间接反映糖蛋白的水平,常采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

    2.2 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HCO-3测定) 胃黏液呈凝胶状覆盖在黏膜表面,具有非流动特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565 字符